施工人员维修路面。
在银川市金凤区,金安家园这个安置小区曾让居民愁眉不展:监控成了“睁眼瞎”,路面坑洼像波浪,管道漏水是常事。可如今,小区里处处欢声笑语,老邻居们见面总爱说“咱们小区这是赶上好时候了”。这份变化,藏在贺兰山中路街道银丰社区一桩桩实事里。
“以前电动车电瓶被偷,只能自认倒霉。”退休的李生林说起往事直摇头。银丰社区党委书记杨少峰带着网格员挨家挨户敲门,把237份问卷里的“急难愁盼”汇成“安防清单”。很快,39个监控探头像忠诚的卫士,齐刷刷“上岗”。单元楼前、车棚角落,处处有了电子眼。居民王晓敏深有感触地说:“前几天车被剐蹭,调监控一看清清楚楚,肇事邻居当天就来道歉赔偿,这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31号楼4单元门口,曾经的“簸箕路”让居民吃尽苦头。孩子们蹦蹦跳跳容易崴脚,一到下雨天满是泥水,大家路过都得绕着走。社区知道后,迅速行动,重新浇筑路面。施工队加班加点,原本破旧的“簸箕路”摇身一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以前生怕崴脚,现在晚上散步都敢放开步子走。”居民陈建国笑着说。新修的路上还划上清晰的停车线,电动车、私家车停放得整整齐齐。
室内老旧铸铁管道锈迹斑斑,楼上漏水、楼下遭殃的事曾经屡见不鲜。银丰社区联合宁夏万悦物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启动“管道焕新计划”,3天时间20多户居民家的管道全部“焕新”。施工队还主动检修高空落水管,给排水口加装防坠网。居民赵德明夸赞道:“社区办事比自家还细致,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水漫金山’了!”
从监控探头到脚下道路,从老旧管道到邻里笑颜,银丰社区把一桩桩“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机制,让飞线充电、垃圾站异味、共享单车违规进小区等23件烦心事一一解决。社区“治理进度表”不断更新,充电桩、非机动车停车点、路面硬化……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改变,让安置小区重新焕发活力,也让居民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正如杨少峰所说:“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不仅是安置小区的“逆袭”,更是基层治理温暖人心的生动实践。(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