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笔者饭后习惯性地刷起微博,发现“恩格斯诞辰198周年”上了热搜。不同于往常明星大腕的花边新闻,这种对伟人的追思和纪念能成为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的关注热点,说明“红色基因”是有很好的传承的。
青少年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价值取向。和平环境和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解来源于前人的记述。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对理想信仰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相较于“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投身于革命的老前辈们,不少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淡薄。因此,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教育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也关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换言之,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样的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就是最好的答案。“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马克思、恩格斯所铸造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将其看作是理想信念的灵魂。
放眼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不忘为党育人初心,坚守为国育才立场,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是当前开展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理想信念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也常用灯塔来比喻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人生的航船便不会偏航。但理想信念不是天生的,也并非自发形成的,无法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青少年们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精神上补“钙”的最佳时期。而当代青少年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伴随而来的不仅是资讯的便捷获取,还有西方敌对势力错误思想的侵蚀。如何帮助青少年有效识别信息,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大门,教育引导学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更好地促进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教育领域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一代有理想,则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年代渐行渐远,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却要靠当代青少年去接续奋斗拼搏。理想,让黑暗里的种子顶开重重瓦砾,尽享日月的恩泽;理想,让荒漠中的花朵抛开种种艰难,摇曳出一片芬芳。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一颗“红色种子”,使其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新 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