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贺兰县8位农户总共种植了50亩茭瓜,因遭遇霜冻上市时间推迟,如今快到采摘期,却无人问津,菜农欲哭无泪。对此,媒体发起“爱心购”活动,希望通过社会力量帮助他们销售茭瓜。(据新消息报6月11日报道)这事您咋看?
正能量小Q
又是一起菜贱伤农的例子,听来让人惋惜。爱心购买可以解决眼前困境,但无法根治问题。
作为农户,谁也不想一年辛苦到头“竹篮打水一场空”,每次种植,他们都会慎重再慎重,即便发生问题,也是竭尽全力去解决。但作为一个个体,农户的力量极为有限,从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属于“孤军奋战”,难以抵御各种风险,这是农户个体种植的天生缺陷。
事实上,要解决菜贱伤农问题需要各方合力,但更需要农户主动而为。比如,在种植时,不能只依靠前一年的销售等因素做决定,要借力网络、有关部门、相关企业;销售或遇到风险时,不能局限于以往,要借助于网络、合作社等平台。当然,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需农户打破传统个体分散生产经营的观念,借助于政策和政府,抱团取暖,比如成立合作社,使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化、专业化,唯有如此,才能更加准确的掌握市场信息,抵御各种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
红辣椒小杠
发起“爱心购”解决滞销蔬菜问题,确实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但并不是长久之计。不能每次都等出了问题才想对策,而应从源头上规避问题的出现,从这方面来说,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是解决滞销蔬菜的重要一环。
笔者以前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在播种季之前就开始做功课,调研市场、帮农户分析行情,还有科技特派员为农户开设讲堂,教授先进的种植方法,正所谓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耕耘的时候做足功课,才能避免收获季出现问题。
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不同的地域,生产优势也不同。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避免出现扎堆种植。同时,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产品信息、转变农户种植观念,这其中包括种植技术传授、农产品市场调查、帮农民对外拓展销路等,让农户尽量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济损失。只有这样,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滞销问题的长远之计。(尉迟天琪)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