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暖阳里,走进银川市兴庆区新力巷,一幅巨大的凤凰墙体绘画扑面而来,讲述着凤城的故事,吸引过往行人驻足追忆。
“没改造前,巷子前面的建发现代城小区等高楼林立、流光溢彩,我们这边老旧残破、黯淡无光。”居民陆峰曾在新力巷住了很多年,听说改造后专门回来参观,“现在改造得太好了,设施齐全、整洁有序,我都想搬回来住了。”从改造前到改造后,从已搬走到又想搬回来,简单的话语,透露出居民对老旧街区优化升级的直观感受。
通过艺术创意改造,即便是老街区也可以很City,群众也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不只是新力巷,从银川市区一路逛来,越来越多笔触灵动、创意满溢的彩绘图案“爬”上墙面,汇集了城市名称、民俗风情、旧时光回忆等多个主题,如同绚丽的艺术丝带,串联展开了凤城银川新图景。
这样的艺术创意表达,拓展了城市的审美空间。五湖四海“支宁人”的画像、原昌昊汽修厂1988年工作场景等画面,一下子就把人们的思绪拉回曾经的激情岁月;裁缝铺、杂货店、照相馆、玩耍的孩童、跑步的青年,当身边人身边事成为“家门口的风景”,往墙上贴小广告的人都少了……看到盛开在墙面上的风景与时光,银川市民感慨:“艺术是什么?过去的旧时光和今天的好生活就是艺术。”从城市空间改造,到艺术意境营造,城市文化的艺术创意表达,让广大居民不仅发现身边美、生活美、家园美,也感受到一种有温度、有故事的城市风情。而这,正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样的艺术创意表达,展示了街区之美,赋予了时尚内涵,也解锁了城市的流量密码。近年来,银川市自强巷的网红墙远近闻名,不少市民、游客到此拍照打卡。借助网红墙流量,巷子里的店铺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一些知名特色小店也“闻讯而来”。目前周边店铺从18家增加到36家,网红墙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艺术就像一把金钥匙,不仅打开了城市网红流量密码,也为群众创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当然,也要看到,不少城市的艺术创意表达还存在同质化、不接地气的问题。看别人什么火,就简单照抄;看人家出圈出彩,就一味照搬,盲目跟风中,“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到头来落得两手空空。那些生搬硬套而来的东西,往往忽视了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不下根来,又怎能开花结果?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城市艺术创意表达也需植根于当地的人文脉络。一尊雕像、一段城墙、一块老牌、一片厂区、一个街道名,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以此为依托,将艺术融入群众生活,用艺术赋能城市发展,就能更好地让我们的家园美起来、文化活起来、生活好起来。(孙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