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泾源牛街观看《盛世欢腾·牛市华章》实景演艺,到泾河北岸露营地体验篝火晚会……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将旅游目的地转向了小镇和县城。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泾源县累计接待游客9.63万人次,同比增长43.3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16.12万元,同比增长36.28%,推动假日经济实现新突破。
每逢节假日,热门景区的拥挤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相比之下,泾源、隆德、贺兰等县域小众目的地人少景美,主打一个松弛感和性价比,成为不少游客的共同选择。这些宝藏小城,有的因美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有的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发挥“磁吸力”,还有的因别处难得一见的美景引人入胜,让追求假期休闲的人们可以寻一方天地,悠然享乐。如此看来,游客“反向旅游”虽是新趋势,但也在情理之中。
不仅如此,县城与游客的“双向奔赴”,让游客多了一些选择,同时也为县城文旅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个个被“看见”的小城,既为周边热门城市分担了客流压力,共享了文旅市场,也打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窗口,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全产业链发展,以小景点撬动大市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但话说回来,面对社交媒体的流量加持、纷至沓来的游客,能否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同样考验着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接待水平。当前,县域发展文旅仍有不少难点待破,比如有些小城因宣传不足或特色模糊,尚未进入游客视野;还有些因体验或配套欠缺,难以维持长期热度。接下来,县域旅游若想在激烈的文旅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找准地域优势,打造独属于自己的特色“名片”。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发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推介力度,开辟一条差异化、有创意、体验感强的赛道,多措并举让“县域文旅热”这把火越烧越旺。(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