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热点评述
愿那“一盏灯的亮度”温暖更多人
2025-10-24 08:15:14   
2025-10-24 08:15:14    来源:宁夏日报

  在银川市银华社区有一束光,它不刺眼,却足够暖。

  这束光的亮度,是用脚步和耐心“调试”出来的。为了让深夜奔波的骑手、环卫工人既能看清路,又不被强光刺到眼,社区干部连续一周深夜蹲守调研,最终定下那束恰到好处的光晕。这盏灯点亮的,不仅有银华社区的微驿站,更开启了敬德商圈的“温暖接力”:周边商户纷纷行动,主动增设充电位、煮制免费姜茶、备好维修工具,让驿站成了劳动者遮风挡雨的“歇脚地”……如今,这束光已扩散至兴庆区172家微驿站,催生了动人的“温暖回流”——曾经受助的骑手们自发组建应急队,为社区老人代购药品,让善意在城市里实现了双向流动。

  从政府的精细治理到商户的主动参与,再到城市劳动者的真诚反哺,这场温暖的爱心接力赛,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成为“人民城市”理念在微观社区的生动回响,唤醒了人们心底对“邻里守望”“互助共情”的集体记忆,也让“善意”不再是抽象的道德概念,而是化作街角驿站的一杯热姜茶、一次爱心代购,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事实上,这样满含烟火气与人情味的日常,对如今的城市治理来说,恰是最珍贵也最不可忽略的底色。要知道,城市从来不是冰冷的建筑集合,而是以“人”为核心的生活共同体——市民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治理成果的最终体验者。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唯有时常从“一盏灯的亮度”这类细节入手,在规范秩序中留住市井烟火,在制度规矩里融入人文温情,让市民时时处处都能触摸到温暖、感受到归属,才能真正让城市成为承载幸福的港湾。

  于细节处传递人文关怀,在治理中浸润烟火气息,当下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将这份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交通规划时多考量一步,留出方便老人、孩童的便民斑马线;商业街区建设时多用心一分,设下能遮风挡雨的歇脚驿站;制定管理规范时多灵活一度,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每一步“多想一点”的考量,每一处“多做一分”的设计,都传递着不刻意的善意。而正是这些散落在街巷里的细微温度,让“为民服务”的初心愈发鲜活。

  城市的高度,在于楼宇;城市的温度,在于人心。城市里的温情与善意,从来不是悬浮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每个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去托举、用长久坚持去守护的人间烟火。愿银华社区那“一盏灯的亮度”能在时光里持续发光、照亮更多街巷,也愿这份汇聚了政府、商户与劳动者的善意能成为更多人践行温暖的起点,让互助与关怀,成为城市中最寻常可见也最珍贵动人的风景。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