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 -> 贺兰山网评
贺兰山网评 | “废话文学”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2021-11-10 09:00:00   
2021-11-10 09:00:00    来源:宁夏新闻网

  “如果夏天不热,那还挺凉快的”“我上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上次。”“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些句子好像说了什么,但又什么都没说。如今,在朋友圈、微博、贴吧随处可见类似这样的文字梗,而这种文字梗被人们称作“废话文学”。“废话文学”的本质就是看似说了话,但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这也是继“凡尔赛文学”后又一大火的网络流行语。

  被很多人认为是毫无价值、浪费时间的这些看似没有任何价值的废话,我认为并不仅仅是什么含义都没有,“废话文学”其实有着自己的价值。

  “废话文学”这一类网络流行语的兴起,本质上是网友们对于以下低密度信息的讽刺和批判。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经常出现一些毫无信息价值的视频,它们的特点就是标题紧扣时事,加上一段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文字信息。但是网民们在看的过程中发现其内容通篇废话。例如,叫做《你知道吗?这个生活习惯99%的人都不知道》的视频,当大部分网友好奇地看完视频后,发现最后告诉我们的是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水烧开后才能饮用。多数人上网的时候,本来是希望获得高质量的信息的。针对这种毫无“营养”的视频,网友们就通过评论“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各种废话梗来讽刺该类现象。所以“废话文学”看似是废话,实则是网友们表达对于想获得高质量信息却被低密度信息破坏观看体验的不满的手段。“废话文学”并不仅仅是只作为网络流行语盛行在网上,它其实早就存在与人们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当面对不熟的人不知道怎么回复时,开会时有人侃侃而谈却什么也没说明白时,废话就成了一种社交策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说废话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对于幽默的需求。幽默的四种机理分别是熟悉感、意外感、宣泄感、优越感。废话满足了幽默中的意外感和宣泄感,网上的“废话文学”快速延伸到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中,也是因为它满足了很多年轻人对于幽默的需求。

  意外感是产生笑料的重要因素,就像大家都知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是突然我们看到的是“一日不见,如隔24小时”“台上一分钟,台下60秒”这种与常识相悖的话语时就会产生意外感,而这种意外感就会产生了笑。

  那么宣泄感又是什么呢? 哲学家斯宾塞说过:“笑是对压抑神经的释放。”也就是说,紧张被释放之后也能产生笑。因此,所谓宣泄感,是指在压抑紧张情绪后突然释放所产生的幽默效果。在现在处于各种压力下的年轻人,正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而“废话文学”正好满足了年轻人们对于宣泄的需求。就像有网友评论废话梗时所说:“我发一些这些毫无逻辑的废话的时候,我可以不动脑,这就够了。”它在成为年轻人宣泄感的出口时,不可否认地有着一定程度的治愈能力。

  难道说喜欢“废话文学”就是不爱思考吗?年轻人也并不是会不分场合地玩废话梗,在适当的范围内给自己的生活找点乐子又何尝不可呢?朱自清在《论废话》里说“得有点废话,我们才活得有意思。”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想着可以放声大笑,在忙碌的日子里,能够有废话让我们多些快乐,这样也挺好!(王奕然 宁夏大学新闻学专业学生)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