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再见贫困 你好小康
——盐池县在全区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纪实
2018-10-17 06:36:57   
2018-10-17 06:36:57    来源:宁夏日报

  “再见贫困,你好小康。”简单的一句话,是盐池与贫穷困苦最郑重的道别,也是“苦甲天下”的西海固人民对全面小康最炽热的期盼

  盐池县在宁夏9个贫困县区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的消息,沸腾了这个革命老区的山乡四野。

  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了八个字:“再见贫困,你好小康。”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是盐池人与贫穷困苦最正式的道别,也是“苦甲天下”的西海固人民对全面小康最炽热的期盼。

  对于世世代代同贫困“鏖战”的西海固人民来说,这一句“道别”,既饱含着无限的付出和汗水,也蕴藏着无限的豪情与甘美。

  过去很长时间里,盐池习惯于这样的“自我介绍”: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三区”的组合似乎是一张撕不掉的“贫困标签”。

  “种地没亩数、走路没里数、吃饭没顿数。”这句当地流传甚广的民谣,曾经是盐池“地广人稀、广种薄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穷写照。新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盐池县102个村贫困面高达七成以上,全县贫困人口超过3万人,贫困发生率23%。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面对党中央如山如海的庄严承诺,盐池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憧憬,下足“绣花”功夫,攻克贫困堡垒,朝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砥砺奋进。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咸辉等,多次深入盐池县访贫问苦、问需于民,提出“坚持脱贫富民一起抓,在精准务实上下功夫,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要求盐池县“脱贫退出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针对各家各户的需求,盐池县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扭住到村到户这个精准扶贫的核心,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清单,不断探索完善精准脱贫路径,让更多“扶贫活水”瞄准穷根精准“滴灌”。

  3100多名干部撒网式入户,敲开千家万户门。麻黄山的穷乡僻野、冯记沟的村舍院落、大水坑的养殖基地……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从基层一步一步“跑”出来的真实情况与宝贵经验,为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产业如何帮扶,危房改造如何推进,医疗救助如何实施……一项项“加强版”“创新版”“升级版”的脱贫路径不断推出,让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一条条脱贫致富的新路不断在脚下伸向远方。

  征尘未洗,捷报频传。盐池以高标准通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严苛考核,全县7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减贫10792户3207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8元,贫困群众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均有保障。

  产业扶持、住房保障、教育扶贫、社保医保兜底……一系列精准到户的政策,让住房、上学、就医、贷款都从过去的“难”变成了“不难”

  华灯初上,橘红色的滩羊造型路灯点亮了盐池县城的夜空。

  点点灯光,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无数渴望脱贫的贫困户燃起产业增收的希望。

  滩羊是盐池脱贫当之无愧的“功臣”之一。这只“领头羊”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农民收入,全县80%的贫困群众都在从事与滩羊相关的产业。

  贫困户增收的希望在一个个产业上。依托“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中国荞麦之乡”名片,盐池县把发展壮大滩羊、甘草、小杂粮、黄花菜、中草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为每一种产业量身定制一个发展规划,形成了多点发力、多业增收的产业扶贫格局,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产业扶持、住房保障、教育扶贫、社保医保兜底……一系列精准到户的政策,让住房、上学、就医、贷款都从过去的“难”变成了“不难”。

  过去30年,自行车还是村里的“稀罕物”,孩子们上学十几里的山路全靠两条腿。20多年前,王乐井乡王吾岔村的高文秀嫁到了5公里外的官滩村,因为没有路,一年到头跟父母见不上几面,“现在路修到了家门前,家里买了汽车,一脚油门就到了娘家”。

  昔日一条条“瓶颈路”“难行路”脱胎换骨变通途,铺就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小康路”。在盐池县交通局工作了20年的高文伟说:“现在村村通油路,乡村建设了配送站,网上下单购物,几天就能送到村里。”

  缺资金、贷款难,是阻碍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拦路虎”。12年前,盐池县选择曾记畔村在内的3个村作为互助资金试点,每个村支持20万元,鼓励群众发展产业。朱玉国说:“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到最后还是有很多资金趴在账上,贷不出去。老百姓穷惯了、穷怕了,一想到借钱第一是没地方花,第二怕还不上。”十几年过去,盐池县扶贫小额贷款余额超过35亿元,贫困户户均贷款8.9万元,“每年的贷款基数都不够用”。

  从过去的20万元“没人借”到35亿元“不够用”,金融数据的直线飙升从一个侧面映射出群众的脱贫热望。

  找准脱贫路径,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改造危窑危房,实现了户户有其屋;社保医保兜底,实现了人人有保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村村有变化。

  水的变化、路的变化、房屋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精神面貌的变化……一切变化都在无声诉说着脱贫致富、改天换地的喜悦。

  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站在大地的鹊华秋色里,几代人薪火相传的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精神

  秋天的盐池,山乡四野,色彩斑斓。

  2015年深秋,27岁的潘琦印到王乐井乡刘四渠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看着比自己儿子还小两岁的驻村第一书记,村主任温杰雄“一脸的怀疑”。乡上领导问他和新来的书记处得咋样?温杰雄说:“派了个娃娃过来,没办法沟通。”

  潘琦印一家一户走访村民,问需求、讲政策,把村路巷道、乡野四邻绘制成一张地图。结合村庄特色,潘琦印争取项目资金改造拱棚,带领村民发展西甜瓜产业。两年挂职期满,潘琦印又主动申请延长驻村周期。

  从最初摸不着门到现在闭着眼睛都知道谁家在哪儿,小潘手绘的村居地图被翻得卷起了边儿,村民们的态度也从怀疑到认可,对他的称呼从“那个娃娃”变成了“小潘书记”,村里的贫困户从120户减少至5户。

  夏日的黄昏,站在盈德村口放眼望去,漫山的黄花盛开,像一片灿烂的云彩。

  花马池镇盈德村是盐池县唯一一个从西海固搬迁的吊庄移民村,人均耕地不足2.5亩。有限的土地怎么才能让老百姓富起来?自治区环保厅驻村干部任建东和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找准突破口,拔穷根摘穷帽,探索在盈德村发展黄花菜产业,引导群众摆脱贫困,持续增收。如今,这个黄花盛开的村庄,村民收入“长高了一大截”,从2013年的2300元增加到2017年的9300元。

  每个贫困村都有一支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对一”的帮扶干部。2014年以来,盐池县先后组织3100多名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选派3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抽调222名区市县优秀干部驻村帮扶,闽宁协作、央企选派5批12名干部到盐池县挂职工作。

  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站在大地的鹊华秋色里,几代人薪火相传的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精神。

  得知盐池脱贫摘帽的消息,“90后”潘琦印说:“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60后”任建东用了两个词:很平静、很自豪。

  “因为信心十足所以很平静,因为参与其中所以很自豪。”任建东说,“我们有幸赶上了这个时代、这个节点,盐池的脱贫成果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和不懈奋斗共同成就的结果。”

  这几天,盐池县扶贫办副主任周桂琳正忙着“备课”,准备给固原市前来观摩学习的乡镇干部分享一些做法。“大家都问,你们盐池脱贫到底有啥妙招?”周桂琳笑着说,“我们没有妙招,把工作做实做细就是最大的妙招。”

  “妙招”在于苦干加实干,在于盐池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构建一个脱贫共同体,互融互促、同频共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攻城拔寨,众志成城撼动贫困大山。

  人民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在这片激荡着奋进旋律的红色土地上,从贫困到脱贫,“时光之笔”写下了什么?

  曾经以为穷苦无边无际,日子苦得望不到头。“终于能和穷日子说再见了。”花马池镇田记掌村60岁的村民袁凤花感慨地说,“苦日子是水,甜日子是蜜。”

  1991年,儿子因车祸左腿断成了三截。“每天流着泪四处磕头借钱,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袁凤花带着拄双拐的儿子在工地上开搅拌机,工地闲下来就做家政擦玻璃,“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不能闲”。

  2016年,袁凤花被查出宫颈癌,前后花费了30万元,国家政策报销后,自己花了8万多元。债务还清了,袁凤花重新盖房养羊,热气腾腾过日子。“不是这个病,也不会落到人后头。大家伙儿都往前冲,我们也不能落后。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精神不倒,挣钱的门路多着呢。”

  秋阳下室内盛放的吊兰,院落里压弯枝头的红枣,恬淡安逸的几十只滩羊,农家殷实的小日子沉淀在每一个日升月落里。

  2018年春节,袁凤花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新年。上三年级的孙子赵思涵用稚嫩的毛笔书法给奶奶写了一幅春联:新年新景新气象  经济腾飞起宏图。

  说起过去的苦日子,很多盐池老人都会提起“黄米干饭”。那碗曾经噎住几代人记忆的干饭,停驻在父辈们未消化的岁月里,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如今再说起来远得像天边的彩霞一样。

  麻黄山乡松记水村年逾七旬的李靖说:“过去天天都是黄米干饭,过年就过年三十这一天,能好好吃一顿肉。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天天都是过年。”

  从“一年过一天”到“天天都过年”,个体的命运改变,折射出时代的巨大变迁。

  几千年来,广袤的农村大地以小农经济为支撑,各家过各家的日子,过好了是勤劳、是本分、是俭省。一旦逢灾年收成不好,或者家里有娃娃上学、老人看病的事,日子落到别人后面只能认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这句话说到我们心坎里了。”李靖说,“几千年来,只有中国共产党把一家一户的穷日子当成头等大事,把什么都替老百姓想到了、安排好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往前奔。”

  “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扶贫,“扶智”是前提。

  2006年以前,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村民牛生虎一直住在低矮破败的窑洞里,连儿女上学的学费都掏不起。看到左邻右舍都脱了贫,他主动申请贷款搞滩羊养殖,通过多年奋斗,如今年收入6万多元。

  今年春节后,牛生虎作为村里的脱贫典型,首次站在讲台上,在全县农村巡回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对比过去的贫苦,今天的富裕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富足,内在和外在的彻底改变,洋溢在脸上,沉浸在心田。

  笔墨只能记录时代的剪影,恢弘的画卷由历史和人民绘就。盐池人民旷日持久的贫困鏖战、波澜壮阔的奋斗图景,在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树立起一座丰碑,翻开了宁夏脱贫攻坚战役的崭新一页。

  已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对于盐池而言,脱贫摘帽既是完成,也是未完成。下一步,不仅要做好稳定可持续脱贫的文章,还要通盘考虑脱贫之后的富民路径,全面小康,奋进的脚步依然在路上!(黎 离 阳 汀)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李涛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