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蜿蜒,风光无限。
初冬时节,远方的朋友应约相聚在美丽的塞上江南,来一次思想交流之行、赋能发展之行、宣传推介之行。
按照中央统战部部署安排,11月25日至27日,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以“新智新力建新功·助力美丽新宁夏”为主题,开展服务考察活动。
走社区、入园区、访企业、聊发展……3天时间,服务团实地到银川、吴忠、中卫的17个点位,开展科技赋能和“寻美·宁夏”活动,举办助力企业发展座谈交流会、特色农产品宣介会、科技赋能宁夏高质量发展高端对话会等。
时光很短,虽步履匆匆,宁夏却也给服务团成员留下惊鸿一瞥。
情谊悠长,服务团成员纷纷表示:“以后还会来宁夏!希望能加入到宁夏的发展热潮中。”
双向奔赴 凝“新”聚力
此次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为什么选择来宁夏?
先看宁夏: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区域战略“双覆盖”省区,近年来,宁夏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提升较快,宁夏煤制油产能连续三年超过400万吨,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作为宁夏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已经建成了我国西部唯一的算力和互联网交换“双中心”;全区智能铸造、智能仪表、智能机床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大步向前的宁夏,需要更多的“外力”助推。
再看服务团:梳理成员名单,星光熠熠,既有来自讯飞、京东、映客直播等大企业的管理层,也不乏涵盖煤炭、新材料、智能制造、农业等领域的“大咖”。他们既希望能够谋发展、求合作、拓市场,更希望能够立足优势所长,为地方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彰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力”。
来宁夏,是一次真正的互利互惠、双向奔赴。
寻美宁夏 “风景”各异
“在这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再是抽象的诗句,而是触手可及的实景。”11月26日,走进中卫沙漠星星酒店,服务团团长张毅发出感慨。
在宁夏,可以看山看水望星空。6.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了高山、湖泊、戈壁、沙漠、草原、湿地等众多旅游景观,被称为“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
让张毅和其他成员惊叹的,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宁夏以“一半沙漠”创造出不一样的“繁华”巧思:腾格里的茫茫沙漠中,不仅有温馨的民宿,还有五星级标准的沙漠酒店和沙漠主题度假中心,在这里的夜晚,可以一边体验舒适的沙疗沙浴,一边仰望星空、思接千载。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一次宁夏,因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必须在‘星星的故乡’。”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微电影专委会副主任、导演唐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所有人发出邀请。在贺兰山岩画穿越时空长廊与古人对话,在镇北堡西部影城感受一砖一瓦诉说着的往昔,在漫葡小镇如梦如幻的演出中沉醉……宁夏的文旅资源,让大家不由自主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打卡分享,积极推广宁夏的秀美景色。随着“寻美中国——打卡祖国大好河山走进宁夏”活动启动,部分话题迅速攀升至热搜榜首,全网好评率也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峰,显著增强了宁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们要让每一个到达宁夏的人,都成为宁夏的寻美推荐官。”湖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汉光合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丹说。
对于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来说,则是在研发中心、在企业、在车间,感受宁夏发展的脉动。
“比如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在宁夏这样一个内陆地区,又有着市场、研发两头在外的实际,但这家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开发能力和机床制造能力,让我们眼前一亮。”
严建文认为,从这些企业身上,能够看到宁夏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也是国家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在科创宁东展厅,浙江省统一战线智库特约研究员、上海新的社会阶层研究中心专家屠苗颖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在短时间内表现出如此强劲的发展态势表示“没想到!没想到这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够高度融合!”
能源化工、智能制造、数字化发展、葡萄酒产业……服务团成员观察宁夏各有千秋的“产业风景”时,也让他们对宁夏的认识愈发深入、立体。
建言献策 寻找密码
“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宁夏旅游和完善宁夏在冬季旅游产业链上的布局,是宁夏需要破解的难题。”
“要想在智能制造这个领域做强做大,就要在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方面、在储备开发技能型人员和技术型人员的储备方面,久久为功。”
……
11月27日下午,一场别具特色的高端对话,在银川市举行。
“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牧”“文旅和电子商务”,对话会上,13名服务团专家与自治区相关厅局负责同志坐在一起,围绕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他们的独特视角和创新思维,与宁夏一起探寻赋能产业发展的密码。
如何助力宁夏企业高质量发展?怎样推介宁夏产品走向更大舞台?科技如何赋能宁夏产业高质量发展?
已经与宁夏结下深厚情谊的成员们,在马不停蹄考察的同时,抽出时间与地方、企业面对面,在银川召开助力企业发展座谈交流会,在中卫召开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会,在吴忠召开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主题推介会,了解发展情况、找到解题思路、签订合作协议、寻求未来伙伴。“这次服务考察活动,为我们搭建起交流、合作、共赢的新桥梁。”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面向未来,宁夏必将继续以开放、共赢的态度,欢迎各方朋友来到这片热土,与宁夏人一道,携手开启新征程。(记者 周一青 何婉蓉 杨嘉琪 贺紫瑞)
访谈
严建文:
智能制造,宁夏大有可为
寄 语
今后,我还会找更多的机会,与宁夏企业进一步开展合作。
智能制造的深度发展、数字化转型,对于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个字:没想到!没来宁夏之前,我对宁夏的认识,就是欠发达地区。来了以后我发现,宁夏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不落后,甚至水平力量不输东南沿海地区,势头迅猛!”这两天,参加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宁夏服务考察活动的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惊讶地发现:宁夏的智能制造之路,已经走得深远。
在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严建文发现,这家专注于柔性制造技术的科技型公司,在宁夏这样一个内陆地区,又有着市场、研发两头在外的实际,其自动化水平、开发能力和机床制造能力,让人眼前一亮。后来经过了解,发现企业既传承了过去的传统工艺,又嫁接了全球最先进的机械制造,最终实现了生根开花。“在宁夏,有很多这样的企业。从这些企业身上,我看到了宁夏未来发展强有力的动力。”严建文建议,在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方面,在储备开发技能型人员和技术型人员的储备方面,继续久久为功,助力宁夏在智能制造这个领域做强做大。
宁夏枸杞的分选设备,有一部分来自于严建文的一家工厂。此次来到宁夏,让严建文对宁夏的印象更深:没来宁夏之前,总觉得它是西部边陲。来了之后,确实百闻不如一见,感觉这里太美了,让人流连忘返。今后,还要找更多的机会,与宁夏企业进一步开展合作。(记者 周一青)
钟 晖:
冬季旅游,抢占新赛道
寄 语
通过扩大产能和科技赋能,突破文商旅融合瓶颈,让宁夏特色产品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
宁夏自古就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天下黄河富宁夏”等美誉,贺兰山的巍峨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文化,红色六盘山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九曲黄河水造就了名扬天下的“塞上江南”。11月25日,记者采访了服务团成员、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钟晖。
“此次宁夏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和交流之旅。宁夏的文旅发展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塞上江南’的美誉,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西夏陵、镇北堡西部影城等标志性景点,更是宁夏文化旅游的耀眼明星。”钟晖说,宁夏在文旅融合、文商旅融合、农商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无论城市休闲景观的演变、沉浸式演艺的创新,还是新兴业态的发展,都令人耳目一新。
钟晖说,如何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宁夏旅游和完善宁夏在冬季旅游产业链上的布局,是需要破解的难题。目前,我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金额140多亿元。入境游客会给宁夏带来非常多的消费,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宁旅游很重要。
钟晖建议:宁夏应该寻找机会发展冰雪经济,除了滑雪、滑冰等传统项目外,还有冰捕、观赏雾凇、冰河等多样化的冬季旅游项目。
此外,钟晖说,旅游是低频消费,如何通过二次消费,来突破文商旅融合的瓶颈,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宁夏的枸杞、滩羊、葡萄酒等特色产品,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扩大产能和科技赋能,都有望走上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餐桌。(记者 何婉蓉)
刘 丽:
追“新”逐“绿”,宁夏正逢其时
寄 语
我们期待能够加入到宁夏未来的发展,为宁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宁夏,新能源运行消纳位居西北前列,近5年年均增长15.2%,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作用逐步显现。其中,风电是煤电以外第一大发电量主体,光伏是发电量增速最快的电源。全区每使用3千瓦时电其中就有1千瓦时绿电。
在宁夏,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和拳头产品,构建了“一核两廊五板块五链条”产业发展新格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业蓝宝石、富锂锰基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钽铌铍稀有金属材料产量位居世界前三,芳纶产能全国第一,大尺寸半导体硅片产能全国第四。
进企业、进园区,在参加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宁夏服务考察活动时,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安徽长淮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丽,对宁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宁夏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绿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说追‘新’逐‘绿’正逢其时,并且能够为新材料、储能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参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时,刘丽发现,宁夏的新材料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宁东,已经建立了从煤制油到下游新材料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刘丽说,下一步,建议企业要注重科技赋能,以科技的力量强化产品品质,提升企业竞争力;要注重降本增效,充分利用宁夏位于中国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发展新能源实现的低电价优势等,降低基本生产要素的成本,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宁夏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我们期待能够参与到宁夏未来的发展,为宁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刘丽说。(记者 周一青)
余 丹:
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
寄 语
衷心希望,宁夏的文旅产业能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十多年前,初遇宁夏,是一种模模糊糊的印象。
十多年后,再看宁夏,是一种“掀起面纱”的惊艳。
“这一次,我要用三个词形容我对宁夏的认知:惊艳、惊叹、惊羡。”对于湖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汉光合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丹来说,这次来宁,是一次难忘的梦之旅。
余丹告诉记者,宁夏别具特色的风貌令人惊艳:不管是城市面貌、格局,还是人文方面,都和中部的城市有巨大差异。宁夏丰富的物产令人惊叹:宁夏枸杞闻名遐迩,宁夏的滩羊也必将作为另一张亮丽名片,火遍大江南北。宁夏厚重的历史令人惊羡:通过参观贺兰山岩画、镇北堡西部影城等,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在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当中,宁夏各族群众奋力开创美好生活,才有了现在魅力十足的宁夏。
余丹长期从事文旅工作,对宁夏文旅产业发展尤其关注。他建议宁夏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一是打造以消费者主动传播为导向的文旅运营模式,让每一个到达宁夏的人,都成为宁夏的寻美推荐官。”余丹说,无论是文旅资源的建设还是在文旅场所的运营,一定要有一种消费者来到这个地方,就会忍不住想要去发朋友圈、去发小红书、去发抖音等的想法。这实际上是对文旅产业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即由原来的产品思维转型到用户思维,更多地去研究消费者、研究年轻人,看看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文旅。二是打造全域全季的旅游模式,切实把文旅资源完整释放,尤其要注重打造面向年轻人的消费场景,发掘年轻人的消费潜力。三是想方设法把年轻人留下来,让城市更有活力更有潜力。衡量一个城市有没有活力,在于年轻人是否足够多。建议宁夏营造更好氛围、发展更多产业,让年轻人能留下来,在这里创业、兴业、展业。(记者 周一青)
陈俊杰:
红黄白蓝,宁夏的四种色彩
寄 语
希望未来能与宁夏合作,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宁夏特产,让更多人了解宁夏。
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上海驰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俊杰眼中,宁夏这片土地被赋予了四种鲜明的色彩:红色、黄色、白色和蓝色。
陈俊杰回忆:“其实我在2016年来过一次宁夏,当时去了银川和中卫,是跟着工商联一起来进行参观学习的。这次来,我感觉非常不同。这次深入了解了宁夏的产业,特别是葡萄酒、滩羊、枸杞等特色产品。对宁夏的印象,脑海里呈现了几种不同的色彩。”
陈俊杰详细解释了这四种色彩:首先是“宁夏红”,红色的葡萄酒、红色的枸杞,当然还包括固原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其次是“宁夏黄”,以中卫的沙漠经济为代表,特别是星星酒店等旅游住宿业的发展,让他眼前一亮;再次是“宁夏白”,以盐池滩羊为代表,这是在上海特别受欢迎的羊肉品牌;最后是“宁夏蓝”,宁夏的环境空气质量和晴朗天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宁夏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尤其是光伏和风电领域,已经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在谈到对宁夏企业发展的建议时,陈俊杰分享了他的感受和看法。他认为,宁夏的葡萄酒和滩羊两个产业融合性较好,基本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他说:“葡萄酒产业不仅是种植和酿酒,还可以成为体验区和商贸区,我在上海时就经常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其口感完全不输法国等产地的葡萄酒。大力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吸引东部的商客和游客。滩羊产业不仅可以将滩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可以吸引更多人体验农牧业旅游。”
陈俊杰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希望未来能与宁夏合作,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宁夏的特产,如滩羊、枸杞和葡萄酒等,让更多人了解宁夏。”他还提到了具体的合作案例:“我在宁夏的第一天就与当地滩羊餐厅合作,推广烤全羊,未来可以通过美食等渠道宣传宁夏。”(记者 何婉蓉)
唐 煌:
来宁夏打卡“星星的故乡”
寄 语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一次宁夏,因为仰望星空必须在“星星的故乡”。
在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宁夏服务考察活动中,记者对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微电影专委会副主任、导演唐煌进行了专访。唐煌分享了他两次访问宁夏的不同体验:“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一次宁夏,因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必须在‘星星的故乡’。”
唐煌对宁夏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回忆,第一次来宁夏是为了拍摄一部与部队相关的影片,在宁夏待了10天,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宁夏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这一次,他体验到了宁夏的另一面,宁夏既有柔美与秀丽,又有阳刚与雄浑,同时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谈及微电影这一热门领域,唐煌说,宁夏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拥有大量待开发的IP和海量的优质内容。这些资源等待着创作者和有故事的人来挖掘,碰撞出新的火花,带来新的能量。他呼吁影视拍摄者一定要来到宁夏,感受这里极致的美景,感受宁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愿景,并通过故事呈现给大众。
作为一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网络人士,唐煌表示这次宁夏之行刷新了他的认知,给了他无限的可能性。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故事是有血有肉的,比如在漫葡小镇剧场观看的有关贺兰山的实景演出,以及延伸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这些故事中表达的都是一颗正向的心,是老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也是中国人的底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唐煌认为宁夏的文旅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他建议宁夏利用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建设先进的XR影棚来吸引影视制作,同时强调内容创作的重要性,提倡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IP故事来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他计划将宁夏作为未来作品的拍摄地,并寻求与当地部门合作,以光影讲述宁夏的故事,为中国故事增添新的篇章。(记者 何婉蓉 图片由记者 李宏亮 马赛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