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宁夏点击
宁夏国资监管从“人工盯防”迈向“智能穿透”
——AI赋能千行百业系列报道之二
2025-05-04 10:05:55   
2025-05-04 10:05:55    来源:宁夏日报

  “通过构建‘企业拉网、国资建纲、技术布点’三位一体的智能监管体系,不仅实现了对全区278户国有企业、1711个银行账户的实时穿透监测,更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国资监管从‘人工盯防’迈向‘智能穿透’,为国有资产安全高效管理树立了新标杆。”近日,自治区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复杂化、业务链条多元化带来的监管挑战,我区国资国企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探索出穿透式的监管新路径。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与市场化进程加速,传统监管模式在风险覆盖、响应效率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信息不对称、监管滞后等问题频现,多层股权架构下的“监管盲区”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风险点。目前,自治区国资委以穿透式监管为核心,打破层级壁垒,构建“全级次覆盖、全链条追踪、全维度预警”的监管新范式。

  穿透式监管的关键在于“一竿子插到底”,通过技术手段直击企业末梢,让数据说话,让风险无处遁形。去年,自治区国资委启动“国资穿透式监管平台”研发工程,以资金流为突破口,推动监管体系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

  作为全区国资监管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引擎”,负责研发的数字宁夏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国内领先的“国资国企智能穿透式监管平台”。该平台通过三大核心模块——穿透式资金监管采集平台、分析平台、监测平台,实现了对企业银行账户、资金结算、贷款票据等13类业务数据的实时抓取与智能分析。

  “过去依赖人工逐级上报,数据汇总耗时长、准确性低,如今平台实现秒级响应,监管效率提升超80%。”数字宁夏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平台创新应用流程自动化技术,自动抓取企业侧数据,并通过银行流水反解析历史余额,解决了跨年度数据补录难题。此外,AI算法动态监测异常交易、大额支出、非工作日转账等风险点,累计筛查预警信息超1.2万条,指导企业销户低效账户74个,有效堵住了资金管理漏洞。

  截至目前,穿透式监管平台已覆盖全区9家国企集团、289户企业,累计采集资金结算数据73.3万条、银行账户余额数据87.4万条,并对424个低效账户、6051条大额支出、1241条对私支付等风险实施精准预警。在技术支撑下,监管触角现已延伸至企业采购、债务、投资等关键环节。下一步,自治区国资委将推动穿透式监管与国企现代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实现从“风险防控”到“价值创造”的跨越,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李峰)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