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近日,在全区“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班上,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办事处顾家桥村村委会副主任、“法律明白人”冯慧慧道出心得。顾家桥村通过自编自演《彩礼风波》《反诈》等小节目,让群众在笑声中学法、在生活中用法。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自2021年自治区司法厅出台相关培育意见,从2022年开展精准培养试点,再到2023年全面实施精准培养工程,政策层层推进,人员逐步覆盖。截至目前,全区2842个村(社区)已培养“法律明白人”7.7万余人,其中骨干1.8万名,基本实现每村27人、骨干3人的配置目标。
这批扎根乡土的法治力量,逐渐成长为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化解员和法治实践的引导员。他们用乡音土语解读“法言法语”,用身边案例普及法律知识,有效打通了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秦桥村,“法律明白人”骨干杨燕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噪声引发的邻里纠纷;在海原县海城街道办黎明社区,马晓艳成为群众身边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治实践引导员,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村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法律明白人”开始从基础调解走向深度服务,精准对接产业与民生需求。在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法律明白人”依托农村土地承包法协助规范土地流转合同,为410户农户扫清法律障碍;还协助审查村办企业“五渡尚品老酒坊”的运营流程,提供商标注册咨询,助力村集体增创收入13.2万元。2024年,五渡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5万元,“法律明白人”的法治支撑功不可没。
自治区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法律明白人”并非律师或“第二司法所”,而是群众身边的“法治带头人”和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他们用接地气的方式,把法治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将矛盾化解在最前端,成为宁夏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记者 马忠 实习生 肖俊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