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通讯员 郎中卿)近年来,银川公安坚持以公安大数据战略为牵引,探索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治理根基、创新治理模式,举全警之力、凝全警之智,不断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质效提升。近3年,全市刑事案件、八类案件、盗窃案件均呈两位数下降,命案和“两抢”案件呈断崖式下降,2019年至2021年,银川市连续3年入围全国最安全城市30强。
科技赋能 “智慧防控”织就安全密网
“公安标识一眼就能看到,指示流程更加简单易懂,通过安检时间明显缩短,我们对银川公安疫情防控举措和态度十分满意。”一位经常往返陕西与银川的货车司机李师傅笑着说道。1月25日,银川东防疫公安移动检查站安装完成,最大限度提升引导、安检工作效率,确保卡口安全顺畅。银川公安聚焦资源汇聚、能力提升和赋能实战,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推进具有银川特色、体现银川特点的智慧防控体系建设新路径。
——织密智慧圈层查控网。结合道路规划、交通流量、治安形势等实际情况,以环市域为周界,在国省干道科学布建西夏区银巴、5个省级公路检查站、50个市级治安交通卡口。建成智慧公安检查站查控平台,具备引导、安检、特检、处置、拦截等功能,与内蒙古阿左旗、鄂前旗等毗邻检查站加强对接沟通,形成有效互动,切实提升对跨区域人员、车辆、物品的动态管控能力。2019年以来,各公安检查站已抓获各类逃犯及违法犯罪嫌疑人47名,收缴各类违禁品3600余件。
——织密智慧小区安防网。多措施推动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联合住建、网信部门制定《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建成高质量智慧安防小区130个,小区易发案部位、重点区域的公共视频无死角覆盖,标准化智慧安防小区1160个、改造老旧小区468个,创建“零发案”小区893个
——织密智慧行业单位网。加快“智慧内保”建设,推动区、市两级163家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信息全采集,开展智能化梳理、分析、挖掘,实现内保工作可防、可控、可查。全市739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公共信息安装联网率、保安员派驻率、封闭式管理率和一键式报警设备联网率均达100%,1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警务室全覆盖,实现治安要素实时监控、全面感知。
——织密智慧智能指挥网。集成科研院士、工程师和一线民警打造“联合实验室”,及时推动基层“微创新”转化为全警普惠应用,源头解决民警不会用、不实用问题,形成上下互动、人机协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公安大数据建设应用良性循环,推动人防、物防、技防、空防一体智能化,为治安防控植入智慧大脑。
——织密实战实效打击网。立足服务实战,聚焦提升预测预警预防核心能力,一体推进派出所和“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横向搭建17个工作专班,纵向贯通4级情报网络,推动前端感知设备、中端研判中心、末端一线民警全时空联动、一键式响应,民意感知、情报生成、风险处置、经验复盘全流程闭环管理。
联动联勤 “融合共治”实现精细管理
7月24日,宝庆社区云翠园小区一对情侣打架发生情感矛盾纠纷,新华街派出所宝庆社区民警王晖核实发现该女子因男友对其动手已经多次报警求助,在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为防止发生“民转刑”事件,联合街道居委会及司法所工作人员成功化解,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升级。一起看似平常的感情纠纷,但是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银川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主动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
——实现巡逻防控多元化。以“1+X+N”社区警务机制为依托,以“警格+网格”融合机制为抓手,坚持“以防为主”工作理念,强化巡逻防控,构建“点、线、面”巡防机制,建立辖区公安机关和交巡警、特警、武警“四位一体”的区域警务联勤机制,对警力实行网上报备、一图调度,实现“屯警街面、动中备勤、高峰勤务、武装联勤”,形成整体联动的巡逻防控网。
——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多元化。着眼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运行“走访摸排、人力情报+警情数据、综治矛调平台数据、网上舆情监测数据”的矛盾纠纷“2+3”摸排机制和,多元化、滚动式排查化解婚恋、劳资、债务等各类矛盾纠纷,全部纳入“智控”平台,对高频次报警进行智能化分析,形成预警提升、核查化解、依法处置、跟踪问效“全流程闭环”。
——实现群防群治力量多元化。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大力推动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不断拓展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途径和渠道,全力打造“凤城义警”平安志愿服务队,培育“青山大妈”“金盾余晖”“满城卫士”等500余支品牌群防群治队伍,配套研发“凤城义警”微信小程序,实现平安志愿服务从任务创建发布、抢单参与、考核奖励全流程线上完成,完善统一服装、个性化标识、智能化管理平台、标准化装备配备,力促群防群治工作更规范、更高效。
质量提升 “要素管控”夯实基层基础
“太感谢你们了,帮我把钱包找了回来,你们真是人民群众的守护神......”近日,市民马先生拿着锦旗来到长城中路派出所,握着民警的手感激地说道。7月5日18时许,马先生来到所内求助,称其不慎将一钱包丢失,请求民警帮助找回。小事不小看、小事连民心。了解情况后,值班民警张志明依托智慧街面巡防系统,终于发现捡包人。在联系到捡包男子后,立刻将钱包还给马先生。在基层基础工作中,银川公安坚持传统手段与科技手段、基础性制度与创新性举措相结合,不断夯实“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管控工作,全面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夯实“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基础。坚持“传统+科技”“网络+脚板”,不断完善“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网络,构建“民警+网格员+居民”三位一体采集维护机制,采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70万条,及时走访维护问题数据,做到错误信息“零容忍”,坚守信息质量“生命线”。
——夯实派出所工作基础。围绕“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立足完善派出所内部运行机制,推动全市城区派出所、运行“一室两队”机制,农村派出所实行“一警多能”模式,建成336个警务室切实把派出所建成坚强有力的综合性战斗实体。其中,其中新华街从派出所、闽宁镇派出所入选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玉皇阁北街派出所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
——夯实社区警务基础。将强基导向贯穿防控体系建设始终,坚持派出所工作“两为主、两化”改革方向,调配充实派出所、社区民辅警及农村警务专干647名,社区民辅警数分别增长43.48%、83.96%。深入推进警务网格、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建设7个“石榴仔”警务室,构建以社区(村)联合党委为核心的“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公安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