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专栏 -> 地评线
【漫说宁夏】奔赴乡野 躬身稼穑
2025-05-06 08:40:00   
2025-05-06 08:40:00    来源:宁夏日报

2006年以来,累计有4.9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届毕业生,投身到宁夏的“三支一扶”工作中。

“网红村支书”张玮组织成立的彭阳县村干部助农团,积极宣传彭阳当地乃至全区的农副产品。

六盘山坳里药香浓,郁郁葱葱的药材长势喜人,铺就群众的增收致富路,也为乡村振兴开出“良方”。

广袤乡土,大有可为,乡村全面振兴呼唤更多“雁归来”。手绘:李雪

  眼下,不少年轻人“跳回农门”。

  贺兰县常信乡桂文村的蒋学鹏,大学毕业后返乡从事肉牛、肉驴养殖,并在村里流转840亩土地种植青贮玉米,还经营西红柿加工厂等,当初认为他大学“白上了”的人,如今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00后”小伙于永杰,返乡承包2400亩地种植中药材,建设了色选、烘干、包装等大型现代化设施厂房,目前,常年用工33人,季节性用工700余人,在黄土地里“刨出”金产业;还有兽医白婳,网红牧飒、马斯诺,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张玮、杨秀萍……

  从新型职业农民,到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再到投身乡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跳出“返乡种地”的惯性思维,在乡野里扎根、山水间筑梦,以观念之新、格局之新,带来乡村业态之新、面貌之新。不得不说,无论是出于对土地的热爱,抑或响应时代呼唤的新作为,“兴农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当前,广袤的农村大地,生机无限、机遇无限,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等领域的人才都十分匮乏,亟需大批能吃苦、善作为、勇坚持的“新农人”来大展身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乡村必须抓住契机,主动拥抱兴农人、新农人,既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层面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为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也要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为乡土人才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土壤,优化配套服务,打通人们返乡创业的难点和堵点。如此,才能让农村成为人才的沃土、让农业成为向往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抢手的职业!

  柳芽新绿,桃花已开,新绿正拂塞上江南,新的希望也正悄然萌发,朋友,且潜心耕耘吧!只要在春天里洒下汗水,未来的日子,何愁不五谷丰登!(宫炜炜)

【编辑】:王雪玲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