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专栏 -> 地评线
做好营商文章 “赢商”自然来
2025-05-16 08:18:48   
2025-05-16 08:18:48    来源:宁夏日报

  从“招商员”变为“营商专员”,看似只是岗位名称的调整,实际却是招商思维的焕新,是一场从理念到行动的服务升级。

  任何一项比赛,赛程越长,越考验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当前,各地不断“升级加码”的优化营商环境之战,犹如一场比赛,谁能抢占到制胜赛点,谁就能在比赛中赢得优势。推动干部从“招商员”向“营商专员”转变,就是这样一个赛点。

  日前,自治区商务厅举办全区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招商引资干部转变传统招商思维。从“招商员”变为“营商专员”,看似只是岗位名称的调整,实际却是招商思维的焕新,是一场从理念到行动的服务升级。

  正如一位深耕招商领域10年的干部感慨:“过去比的是‘签约仪式照片墙’,现在拼的是‘企业口碑朋友圈’。”相比于招商员侧重于“招”,以项目数量、投资规模论英雄,追求“引进来”的短期效益,营商专员则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旨在帮助新企业快速扎根,更助力存量企业破解发展瓶颈。小到门口人行道地砖损坏,大到商户手续难办等事项,注重的是从企业实际需求查漏补缺,力求以专业精细的服务解决市场主体的问题。说白了,营商专员的出现,破除的是“坐等上门”“重招引”“官本位”的管理者思维,撬动的是甘当“服务员”“店小二”的干部作风之变、服务效能之变。而这,恰恰是营造优质营商环境至关重要的赛点。

  项目为王,环境是金。从一定意义上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先进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反之,营商环境不好,就招不来商、引不来资,招来了也留不住。因此,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数字的差距、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境的差距。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党员干部是主体,干部作风是关键。过去,一些干部把招商视为“一锤子买卖”,企业招引后便“马放南山”;部分园区“重签约轻服务”,一些企业落地后遭遇“玻璃门”“旋转门”,政策红利“看得见摸不着”,导致企业“水土不服”;还有一些地方,政策出了一茬又一茬,但企业不知道哪些政策适用、又该如何申请……诸多问题,不仅加大了政策温度同企业感受间的“温差”,也破坏了当地的良好营商生态。

  其实,好的营商环境很多时候看的就是干部、就是自己。设专员、促转变,明确要求党员干部以“店小二”的姿态主动靠前,以专业懂行的能力服务企业,既是打赢打好优化营商环境之战的客观需要,也是现实环境下对干部作风的重塑。争做营商环境的共建者、服务者、办事员,不以高高在上的老掌柜、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冷硬塞责的办事员面目出现,而要腿脚勤快、随叫随到、态度亲和、发挥所长,摸准企业真正所需,切中企业发展症结,共谋企业解困之策,给企业当好参谋、顾问、助手,这样的干部、这样的专员,才是良好营商环境需要的,也才是改革发展需要的。

  从招商到营商,一字之变,折射出宁夏深化改革、服务企业、助力发展的决心。这背后,有我区对高质量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更有对“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竞争力”的深刻理解。面向未来,仍有许多挑战迎面而来,唯有继续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推动干部作风更实、服务效能更优、企业信心更足,我们才能打好营商环境升级战,以“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奏响奋进强音。(宫炜炜)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