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宁夏文旅部门精心策划近百项特色文旅系列活动,遍布宁夏全域,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场涵盖看剧、观展、读书、赏民俗、品美食的文旅融合盛宴,解锁多样假日休闲体验。
从观演赏剧到游历山河,从夜间消费到赛事体验,各类文旅项目彼此串联、相互赋能,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全时段的消费场景矩阵,既能拉升“美食消费”“票根经济”的热力值,又能丰富游客的出行体验,带动当地服务消费全方位增长,释放出显著的乘数效应。更为可贵的,是各地各部门在精准把握消费升级趋势之外,对服务体验的深度挖掘。“真金白银”的政府消费券、免费开放的停车场、“轻微不罚、首违不罚”的柔性交通措施……无一不是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初心,注重提升游客出行体验,让他们在游玩之余也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
众所周知,当前,大众对文旅消费的期待已不再停留于“有没有”,更追求“好不好”。从需求侧挖掘潜能、从供给侧创新服务供给,一系列以精准节奏推进的场景“上新”、服务“上心”,正是瞄准了“好不好”这个目标。不过,想让短期消费热潮转化为长期市场口碑,仍需在拓展业态边界与优化服务体验上持续发力。比如,在业态端,积极盘活历史名城、人文古迹、古老村落、非遗体验等资源,增加沉浸式体验供给,推动文旅产业从“景点经济”向“场景经济”跃升;在服务端,精准对接游客需求,在交通、住宿等细节上做好全方位配套和服务优化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承载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让涌动的文旅流量沉淀为可持续的消费增量与发展动能。(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