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记者走进银川市多所中小学,记录大课间里的跃动身影。
大课间“提质”,丰富多种“打开方式”。
在银川市湖畔中学,上午第二节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便快步走出教室,一时间,像跳动的音符布满操场,一场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拉开帷幕。“根据学生年龄段身心成长的特点,我们精心设计了活力四射的大课间活动,跑步、韵律操、集体体能训练等一系列内容,备受师生欢迎。”银川市湖畔中学校长李红华介绍,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学生在校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要求,学校征求师生建议,共同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落实措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课间“扩容”后,新增的5分钟,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多的活动时间。
3月6日下午3点10分,在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小学北校区,操场上满是孩子们相互追逐、参与各项运动的身影,欢笑声响彻校园。五年级学生林宇泽兴奋地说:“以前课间来不及下楼,现在能和同学一起打羽毛球、玩跳格子了,参加运动既让身体得到了锻炼,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记者看到,在操场、走廊和开放式活动区学生们各自进行着不同的项目: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跳短绳、丢沙包,高年级学生则组队踢毽子、打篮球、踢足球。该校德育主任黄伊诺说,学校已重新规划了活动区域,并添置了便携运动器材,确保“每块场地都能用起来”。
课间时间的变化,虽然是个小切口,但意义重大,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记者 马 楠 王 洋 实习生 孙莎莎 文/图)
银川市兴庆区第四小学,同学们在玩呼啦圈。
课间活动,足球小将跑起来。
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小学,学生在上体育课。
课间,孩子们的沙包在空中划出快乐的弧线。
眼保健操时间到。
银川市湖畔中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充满活力。
大课间,俯瞰银川市湖畔中学操场,同学们踏着音乐节拍跳起韵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