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图解新闻
一方贺兰砚 雕刻人生叙事
2025-08-15 10:04:04   
2025-08-15 10:04:04    来源:宁夏日报

王辉在精雕细刻中,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

王辉(右)在培训学员。

传承非遗文化,王辉(中)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探讨交流,创作更多被市场认可的文创产品。

在制砚工作室,王辉(右)向游客展示贺兰砚作品。

  三十载刀光石影。

  8月11日上午,王辉独自驾车抵达位于银川市兴庆区的东方悦小区。停好车,他借助一张80厘米高的铁凳“走”到车后备厢处取出轮椅,准时到达小区内的吉毅善助残服务中心,拿出雕刻工具,开始了当天的工作。

  王辉今年53岁,是宁夏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首届“塞上工匠”获得者。4岁半时,他因意外高位截肢。从此,一双厚实有力的手成了支撑他身体和生活的关键。

  中学毕业后,王辉跟着父亲学了5年中医,最终却因为身体原因难圆医学梦。1989年,西夏艺术制品厂招收残疾学徒学习贺兰石雕刻,王辉的哥哥为他报了名。厂子离家七八公里,学艺的车间还在三楼,没汽车没电梯,去学艺的路程对王辉来说就是不小的挑战。起初家人也只是希望他能学着试试,他却依靠超出常人数倍的毅力和决心,从同期30多名学徒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老师最欣赏的学徒,也靠雕刻贺兰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学成出师的王辉,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独立设计雕刻贺兰砚。亲手设计、制作的贺兰砚被顾客选中买走,甚至有顾客慕名前来订购。王辉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也更加自信和乐观。

  这些年间,王辉获得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创业奖、全国自强模范等多项荣誉。荣誉之外,最让他高兴的还是看到其他残疾人通过学艺,走出家门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转变。

  从1995年创业至今,王辉已培训残疾人学员2000多人次,免费传授贺兰石雕刻技术。如今,他的学徒中,有人已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

  随着消费市场发生变化,王辉在创新贺兰石雕刻产品样式的同时,也积极引进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王辉在银川市金凤区打造华夏非遗文创小镇,30间工作室内,传承着贺兰砚、皮雕、宫灯、葫芦烙画等传统技艺,成为社区残弱群体融入社会、创造价值的宝贵桥梁。

  现在,王辉过得充实且忙碌。他用双手雕刻,也用双手“行走”。每天开车穿梭在银川各区、县的工作室间,一刻不得闲。

  努力创造不平凡,王辉的创业故事激励带动着更多人在奋斗中成就梦想。(记者 左鸣远 王 娜 马赛尔 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