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杰登上最高领奖台难掩激动。

比赛发枪。

颁奖时刻。

何杰与教练肖丽(右)接受媒体采访。
全运会,中国体坛水平最高的竞技场。对于宁夏人而言,夏季项目上一块金牌的记忆,遥远得仿佛定格在上一代人心中——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摔跤赛场上的那一次荣耀。自那以后,三十八载春秋,宁夏体育人虽砥砺前行,却始终与夏季项目金牌失之交臂。
11月15日,清晨7时。深圳湾畔,海风轻拂,一条连接深圳与香港的跨境赛道静卧于晨曦之中,宛如一条等待英雄的缎带。
这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男子马拉松的赛场,这里正上演一场速度与意志的终极考验。2小时12分07秒后,一个身影如利箭般冲破终点线,历史在这一刻被书写。
他泪洒赛场,一声呐喊响彻云霄:“谁说宁夏生长不出来玫瑰?我就是!”
他,就是宁夏运动员何杰。从这一刻起,他不仅是一位全运会冠军,更是一朵在中国田坛铿锵绽放的“玫瑰”,他用全运金牌圆了宁夏人三十八载守望的梦想。
赛道上的“破阵”与“突围”
发令枪响,决战开启。比赛伊始,第一集团便形成了高速行进的“先锋营”。何杰身处其中,步伐稳健,呼吸匀畅。在5公里计时点,他以15分23秒的成绩处于领先位置。
真正的考验随即到来。当队伍行进至壮丽的深圳湾大桥时,激烈的“厮杀”在美景中上演。来自云南、西藏、安徽等省(区)的顶尖高手轮番上前,第一集团的领跑位置多次易主。这是一场心理与战术的博弈,任何一次盲目的跟随或冒进,都可能耗尽宝贵的体能。
25公里处,何杰紧紧跟随领先的云南名将杨绍辉,差距仅一个身位。空气仿佛凝固,所有观众都屏息凝神。
“真正的马拉松从30公里后才开始。”这句跑圈的至理名言,在此应验。
25公里过后,赛场风云突变。实力强劲的云南队展现出团队作战的优势,3名运动员采取精妙的交替领跑战术,像一道移动的屏障,试图压制、拖垮孤军奋战的何杰。这是马拉松赛场上最经典的“围剿”战术。
“那是比赛最艰难的时刻。”何杰在赛后回忆,“你明知是战术,但必须一次次顶上去,不能有丝毫松懈。”
面对挑战,何杰沉着老练。他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拆招”“破阵”。你加速,我紧跟;你变速,我适应。他像一块紧紧吸附在领先集团上的磁石,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转折发生在30公里之后。经过漫长的忍耐与等待,何杰敏锐地捕捉到战机。他不再满足于跟随,而是主动提步,上前领跑!这一举动,打乱了对手的节奏,将比赛的主动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
更大的“杀招”在35公里处祭出。当所有运动员体能逼近极限时,何杰的引擎却再次轰鸣——他猛然加速,像一道闪电,瞬间甩开了紧随其后的竞争者。通过计时点时,清晰可见的差距被硬生生地创造了出来。
但这还不是终点。38公里处,何杰再次咬牙提速,将领先优势扩大到8秒。身后,安徽名将吴向东也发起最后的冲锋,步步紧逼。
终点线在前,胜利在望。何杰的面容因承受极限负荷而扭曲,但他的步伐丝毫没有凌乱。顶住,再顶住!他克服着身体的嘶吼与肺部的灼烧感,将领先优势一寸寸地化为胜利的基石。
淬火成金的背后
冲线!冠军!何杰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泪水奔涌而出。这泪水,是38年守望终得回响的释放,是无数个日夜艰苦付出的宣泄,更是对家乡那片土地最深沉的回馈。
“黄土高原长不出玫瑰?”这句掷地有声的反问背后,是他用汗水甚至痛苦写就的答案。
教练肖丽在赛后看着泣不成声的爱徒,眼眶也湿润了。“什么是拼搏?对何杰来说,拼搏不是一句口号,是每周200公里以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极限负荷训练。是明知道第二天醒来肌肉会酸痛得无法上下楼,却依然在每一个清晨5点准时站上跑道的自觉。”
肖丽的话语平静,却字字千钧:“在肯尼亚外训期间,训练到吐是经常发生的。在每周保持极高负荷训练量的同时,他还要额外增加力量、耐力、心理承压等专项训练。”
“训练到吐”,轻描淡写的4个字,勾勒出的是何杰在非洲高原上,面对极端训练环境时,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的残酷画面。这朵“玫瑰”的根系,深植于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卓绝之中,它的每一次盛开,都伴随着汗水与毅力的浇灌。
从赤脚少年到领跑者
何杰的冠军之路,是一部个人奋斗与“众人划桨开大船”共同谱写的佳话。
时光倒流,他曾是那个在黄河岸边“赤脚完赛”的追风少年,对奔跑有着最原始、最纯粹的热爱。这颗热爱奔跑的微小种子,被宁夏体育的沃土所接纳。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自治区体育局高效统筹,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等各级单位通力协作,为他提供了萌芽所需的阳光与雨露。
进入中国国家队这个更高的平台,经过中国田协及顶尖团队的精心培育与科学指导,何杰完成了从“璞玉”到“瑰宝”的蜕变。自2021年新备战周期启动,他如火箭般蹿升:除获得亚运会冠军外,多次斩获大赛冠亚军,两度刷新全国纪录,并作为领军人,引领中国马拉松强势进入“206时代”。
从黄河岸边的土路,到全运之巅的跨境赛道,何杰的成功蜕变,是多方共同努力结出的硕果。他证明了,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和精心的培育,即便是在被视为“体育贫瘠”的沙土之上,也能绽放出惊艳世界的铿锵玫瑰。
这枚金牌,其价值在于“照亮”。它像一束强光,照亮了前路。“对于宁夏的青少年而言,何杰不是一个遥远的符号,而是一个可知可感的榜样。他一步步跑向全国之巅的经历,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这束光告诉我们,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找准方向、科学训练、顽强拼搏,脚下的每一片土地,都可能成为通往卓越的起跑线。”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主任姚桂梅说。
这枚金牌,其意义在于“破冰”。它响亮地告诉世人:漫长的等待是为了积蓄破土而出的力量。这“破冰”一击,为宁夏竞技体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底气。
金牌之后 未来可期
金牌挂在胸前,掌声犹在耳畔。这枚金牌的意义,早已超越其本身。
它终结了一段长达38年的漫长等待,为宁夏的冬天带来了炽热的荣耀。它极大地振奋了宁夏体育的士气,证明了在这片土地上,同样可以孕育出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它更是一种体育精神的象征——那种如沙漠植物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何杰说:“这枚金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它属于所有为宁夏体育奋斗的人们。全运冠军是我职业生涯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但绝不会是终点。”
全运会的赛道已经冲过,但何杰的奔跑永无止境。这朵已然绽放的“玫瑰”,将继续以其坚韧与绚丽,领跑中国马拉松,奔向世界更广阔的舞台。而宁夏体育的新篇章,也正由此翻开。
“祝贺何杰!加油宁夏!”这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所有宁夏人从心底迸发出的自豪与期许。我们为历史性的突破欢呼,更需冷静思考如何将这份荣耀转化为持续发展的动力。
“何杰的成功,是个人天赋与努力、科学训练体系、有力后勤保障共同作用的结晶。这启示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夯实青少年体育基础,营造更浓厚的全民体育氛围,让更多的‘何杰’拥有破土而出的机会。”自治区体育局负责人表示。(记者 王刚 左鸣远 高晓刚 贺紫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