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体娱
“谁说宁夏长不出玫瑰?我就是!”
何杰:把“不信”跑成“相信”
2025-11-17 07:55:20   
2025-11-17 07:55:20    来源:新消息报

比赛发枪,选手们冲出起跑线。

何杰(左)登上最高领奖台。

颁奖仪式上,何杰难掩激动。

在肯尼亚特训期间,何杰与马拉松奥运冠军吉普乔戈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赛后,媒体采访何杰。

  11月15日9时许,在深圳、香港两地举行的全运会首个跨境马拉松赛道上,26岁的宁夏运动员何杰用一场惊心动魄的后程突围,如愿登上最高领奖台。

  冲过终点线的刹那,何杰振臂一挥,仰天呐喊:“谁说宁夏长不出玫瑰?我就是!”此刻,无数次漫长的奔跑、一路走来的辛酸苦辣、夺冠后的激动与豪迈,都化作滚烫的热泪。这一幕,通过直播画面传遍全网,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这枚金牌分量十足,不仅实现了宁夏田径项目在全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也填补了38年来宁夏在全运会夏季项目上金牌的空白。

  “何杰是最能吃苦的那一个”

  他更愿意当一名“追逐者”

  “何杰的天赋很一般。”提起何杰,教练肖丽多次给出这样的评价。但她会迅速补充一句:“何杰是最能吃苦的那一个。”

  与国内顶尖马拉松选手相比,何杰出道晚、起步低、身体条件一般,在马拉松圈里很不起眼。

  何杰的父亲何登明记得,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对跑步有着近乎执拗的热爱。“别的娃放学回家写作业,他总往操场上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笑着说‘过瘾’。”何杰对跑步的这份热爱,在家人的无条件支持下生根发芽。

  2014年,不满15岁的何杰入选专业队,4年一届的自治区运动会成为他的第一个赛场。5000米比赛第二圈,何杰的跑鞋被跟跑队员踩掉,他光着脚完成剩余10圈,勇夺银牌,赛后被教练背下赛场。第二天,他带伤上阵,挑战10000米,凭借顽强的意志再夺一银。那时候,年少的何杰或许讲不出“赤脚夺银”的感人故事,但拼搏进取的种子已悄然埋在了心底。

  竞技体育之路并非坦途。进入专业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何杰的成绩平淡无奇。2018年,经教练组综合研判,何杰开始转型练习马拉松。随后,他的成绩稳步提升。2019年,何杰入选国家马拉松集训队,在肖丽的带领下,以陪练身份随队训练。

  “我的身份是陪练,但我更愿意当一名‘追逐者’,不断向前,向梦想靠近。”何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初训阶段的陪练经历,让他有机会与董国建、杨绍辉、彭建华等国内高手贴身训练,不断得到成长。

  2021年9月,何杰如愿站上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起点。但由于感冒、雨天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以微弱劣势屈居第四。“拿了块铁牌。”当时,网友一句调侃,深深刺痛了他。

  每天清晨5时便踏上跑道

  在肯尼亚“吃土”中破茧成蝶

  2022年,何杰跟随肖丽远赴非洲肯尼亚特训,住在距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约350公里的埃尔多雷特海拔2200米的高原山地。选手们每天在红土路上奔跑,满嘴都是沙土。

  何杰格外珍惜这段“吃土”的日子。他每周都能与基普乔格、基普图姆等世界顶尖选手的团队合练。“跟着水平远高于你的人训练,你总会想再进一步,每堂课都在努力接近他们。”何杰说。

  高原训练的效果逐渐显现。在埃尔多雷特,每周有一次集体长距离课:来自不同训练营的跑者会同时出发,完成40公里。“第一年,何杰只能跑在第三梯队。第二年,他已经能跟上第二梯队了。”肖丽回忆道。

  “训练到吐是常事,每周除了高负荷训练外,还要加练力量、耐力和心理抗压能力。”肖丽说。肯尼亚外训期间,何杰每天清晨5时便踏上跑道,面对孤独的长距离拉练和高强度的间歇训练,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正是这样的严苛训练,让何杰的耐力和冲刺能力不断提升,成绩的突破也随之而来。2023年3月,无锡马拉松,何杰以2小时07分30秒打破尘封15年的全国纪录;2023年10月,杭州亚运会,摘得金牌;2024年3月,再战无锡马拉松,以2小时06分57秒刷新全国纪录,让中国马拉松迈入“206”时代。

  35公里后突然发力

  这一次他要的不只是奖牌

  四年磨一剑。2025年11月15日,何杰又一次站在了全运会马拉松的起点。面对首次跨境赛道和高手云集的双重考验,何杰显得沉着而从容。这一次,他要的不只是奖牌,还要为家乡正名。

  前半程,何杰稳扎稳打,平均配速3分07秒/公里;后半程,逐步加速,35公里后将配速提到3分以内。这种“后程发力”的能力,正是顶尖跑者的标志。

  面对云南队的团队战术,何杰没有盲目跟跑,而是在35公里“黄金突围点”精准发力。这种沉稳的战术安排,早在2023年无锡马拉松就已显现——当时他跟随外籍选手跑完全程,最后1公里反超夺冠,如今更是把战术优势发挥到极致。

  跨境赛道的横风、香港段的起伏,都给比赛增加了变数。但何杰全程心率稳定在165次至175次/分钟,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冲线前被对手高鹏缩小差距时,他依然顶住压力保持节奏,这种心理强度,是无数次比赛历练出的底气。

  从跟跑陪练到两破全国纪录,从亚运会金牌得主到全运会冠军,何杰用近乎极限的刻苦训练,一次次撕掉身上的标签,完成人生的“凤凰涅槃”,浇灌出璀璨的“宁夏玫瑰”。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何杰坦言,全运会的终点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后他会继续努力,力争冲击中国马拉松“205”目标,甚至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带领更多的中国马拉松运动员登上世界舞台。

  “全村人都盼着何杰赢”

  那一刻微信群里被祝福刷屏

  11月15日,捷报传回平罗县灵沙乡何家村。何登明攥着手机,屏幕上定格着儿子何杰冲过全运会马拉松终点线的瞬间。此时此刻,这个普通农家20余年的坚守有了滚烫的回响。

  当何杰率先撞线的消息传来,平罗县沸腾:村委会的大屏幕前挤满了人,微信群里的祝福刷屏,就连偏远村落的乡亲们也通过手机直播分享着这份属于宁夏人的荣光。“全村人都盼着何杰赢,这不仅是他的事,更是咱宁夏的事。”何家村党支部书记田瑞亭感慨道。

  何杰的成长经历,正在悄然改变着家乡群众的观念。曾经认为搞体育没出路的家长,现在主动上门请教:“我家娃也爱跑,能不能让他跟着练?”何杰回到家乡,孩子们总是围着他讨教跑步技巧。何杰的母校——灵沙九年制学校的老师们常说,何杰的经历让孩子们明白,梦想无关出身,坚持就能发光。

  何杰全运会夺冠,为宁夏赢得了荣誉,更点燃了家乡的体育热情。越来越多的孩子穿上跑鞋,在田间地头、学校操场为梦想“起跑”,乡土间涌动着向上的力量。(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晓刚 王刚 姬禹 左鸣远 文图)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