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活雷锋”张国帅一喜一忧。
喜的是,他创办的六盘山圆梦爱心协会,在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等九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志愿服务“四个一百”先进典型评选中被评为“最佳社会服务组织”。
忧的是,他家三口租住在贺兰县蔬菜大棚边不到8平方米的砖房里,前几天大风降温,他烧炕时加了把火,结果炕太热,烧了全部被褥。妻子伤心至极,带着孩子寄宿亲戚家,不愿再回家。
张国帅在上海市“南京路上好八连”服役期间,曾经荣获“艰苦奋斗标兵”“自学成才标兵”“优秀士兵”等称号,军营生活把他锤炼成善良勇敢、吃苦耐劳的共产党员。
张国帅2003年退伍后创办了劳务服务公司,带领老家彭阳县的贫困群众去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老板们得知彭阳县还有一部分人没房住、看病难、孩子上不起学,纷纷要求进行爱心资助。张国帅受托回到贫困地区,寻找需要资助的人,从此踏上慈善之路。
自2012年创办固原市六盘山圆梦爱心协会以来,他广济困难人群,成功完成助医、助学、扶老、助孤、助残、赈灾等活动几十项,救助30万余人。
他是“慈善媒人”,一手牵着爱心人士,一手牵着需要资助的人。
2012年,张国帅在首届中国(宁夏)黄河善谷慈善博览会上,为彭阳县争取物资12万件。经他争取,“感恩中国”网站张仁杰通过实地走访后,捐助彭阳学生938名。
2013年9月,张国帅为中宁县大战场乡中心小学争取到浙江省锦麟公益基金会“锦麟乡村读书计划”项目;为青铜峡市争取到湖北担当者助学服务中心“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在彭阳县也签署了20万元“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争取到杭州爱心组织投资10万元,改善彭阳县古城镇中川小学基础设施。
2014年3月20日,他联合爱心企业为原州区、彭阳县10所学校的900余名孩童每人配备了一个无毒、环保、耐高温、防摔的“健康水杯”。他发起“彩虹盒子”活动,牵线爱心人士为3000名山区孩子免费发放了雨衣、雨鞋。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他联合爱心企业举行宁夏山区20余名留守儿童免费赴杭州与父母团聚夏令营活动。他争取爱心企业“绿跑道”公益项目,为同心县预旺南塬小学配备了上千件体育器材。
2015年年底,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启动了“新年新衣,温暖宁夏”扶贫送温暖活动,共募集衣物150万件,善款10万余元。张国帅联系兰州铁路局,通过火车将爱心物资从银川运到固原、同心、中卫站,然后再组织当地爱心车辆将物资送到贫困学校。
2016年春节,他配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华夏公益、宁夏隆翔宾馆(有限公司)等为5000名环卫工人发放了棉衣、围巾、棉鞋等防寒物资。
近年来,张国帅奔走北京、上海、南京、浙江、西安、银川等地参加各种慈善博览会、培训会、交流会,邀请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来西海固考察,投资爱心项目。先后引来《感恩中国》网站站长张仁杰、腾讯视频《锦麟频道》总编辑杨锦麟等爱心人士来到彭阳等偏僻的地方,发起对海桃、马白草等贫穷家庭的救助活动。他对接实施这些慈善项目之后,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把资金和物资送到最困难的人手中。实地调查研究、制定救助方案、签订委托授权书、对接项目、物资发放、反馈信息、落实回访……这些劳力劳神的琐事,他都要一一亲自去做。
2012年11月,张国帅陪同张仁杰走访睡在牲口圈里的“傻女人”马白草。张国帅带着干粮骑着自行车,在山间访贫问苦风餐露宿而病倒,但调查做得依然细致、到位。张仁杰感动地说:“公益事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佩服你,把慈善项目托付给你放心!”
张国帅是助人“达人”,自己却是真正的贫困者。
张国帅没有经济来源,访贫问苦的所有费用都得靠妻子打工挣;没有住房,租不起城里住房,一家三口就租住在贺兰县一栋蔬菜大棚的砖房里。
“你这样痴心公益事业,老婆对你的抱怨是不是很大?”记者问。
一句话刺痛了张国帅心中最脆弱的神经,“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我帮了那么多困难者,却不能让家人脱困,愧为男子汉大丈夫!”
“那你为何不先去找个养家糊口的工作干呢?”
“我也曾在一家很好的酒庄当销售经理,但人在那里上班,找我助困的电话一直不断。我也曾向这些爱心人士推荐过其他义工组织,但他们只认我,说‘你不要这些捐助物资,我就投向其他地方了。’我一想到我调查过的那些贫困者,哪能舍得让捐助物资流向其他地方呢?我只好接手。一个慈善项目还没做完,另一个项目又来找我,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做慈善项目必然耽误本职工作,哪个老板愿意让我领工资去干公益事业呢?”
“你可以从捐助钱物中提取点工作经费嘛!”
“这个念头想都不能想,我截留一分捐助钱物,不仅会毁了我做慈善的金字品牌,更会毁掉宁夏慈善事业的诚信品质!”
像苦行僧一样,张国帅走在慈善大道上,义无反顾,一路向前。(记者 王玉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