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雪绒巷。
前段时间,金凤区规划打造最美回家路,祥安巷、新昌路、雪绒巷三条街巷相继改造完成,成为“最美回家路”。如今,走在焕然一新的雪绒巷,不少市民拿出手机拍照,一些久居于此的老人说,这条街巷,变得越来越美了。
“美颜”提质的小街巷
8月15日的雪绒巷,看上去很清凉,街两边是高大的白杨树,满眼尽是绿色。改造完成的人行道焕然一新,道砖平整、美观,旁边是红色防滑自行车道,上面的白色标识醒目、美观,沿街的草坪和小景也都做了修缮和设计,看得出其中的用心。
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耿肖薇说,雪绒巷附近有好几个大型小区,还有几座写字楼,另有好几家单位,因此人流量很大,雪绒巷改造过程中,设置了盲道、自行车道,另外还针对停车难问题,在道路南侧增加了停车位,现在停车不存在侵占盲道和人行道的问题。
住在附近民生花园小区的张先生说,雪绒巷改造前,这里的商户们总是斜斜地把车停在人行道上,人车混行,周围环境也不太好,人行道也有不平整。“这条巷子现在真是不错,沿着人行道走,两边是高大的杨树,周围环境也不错,有一种在林中穿行的感觉。”张先生说,改造后的雪绒巷,真称得上是“最美回家路”。
据了解,今年,金凤区将雪绒巷等街巷的功能提升改造列入重大民生保障工程。改造项目包括机动车道罩面、非机分离、彩色自行车道及停车位、商住楼外立面改造、灯光亮化等一系列改造方案。城市规划师为上班族量身定制了骑行、步行、自驾等不同的交通出行体验,还为商户们送去了统一门面和彩色停车位。这条不起眼的街巷“美颜”提质,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启了简约舒适的出行体验。
雪绒巷的前身
说起雪绒巷,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对它再熟悉不过,也有很多关于它的故事。
雪绒巷的前身是尹家渠村的村庄和农田。2000年搬离此处的原尹家渠村一队和二队的村民,如今住在向北一公里外的银新苑一区和二区。因为曾是同村居民,银新苑内多见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天的人们。说起如今的雪绒巷,他们听来反倒陌生,“早都不去那里了,老地方拆迁后都建成高楼了,还去看啥?”今年75岁的王凤花说得很干脆。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里属于银新乡,是银川市的蔬菜种植基地。”王凤花断断续续地回忆着当年的往事,尘封的记忆逐渐变得清晰:
凌晨三四点钟,尹家渠的村民就挽起裤管,在自家的三分地里采摘上市蔬菜,小心翼翼地采摘完小油菜、黄瓜、西红柿,装进自行车后边驮着的两个大铁筐,总重能有100公斤了。“当时的马路很不好走,中间全是小石子,只有两边有窄窄的道,我们就小心地骑着自行车往前走。”王凤花说,卖菜的地方是火车站,离家有五六公里,跑那么远,只有一个原因——火车站人多。一斤菜最开始卖3分钱,卖到最后就是1分钱,两筐菜能卖五六块钱。菜卖完了也不能立即回家,还得再去菜地,采摘明天卖的菜。
“那时候真的啥苦都吃过,啥罪都受过,现在日子多好啊。”王凤花一边说一边介绍着旁边的两个人,“这俩都是原先我们村的,我们三个玩的最好,做了一辈子邻居。”话没说完,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一个美丽的名字
1公里长的小巷让人觉得不寻常,更多的原因可能在它本身的名字——雪绒巷三个字,这三个字,让一条小巷变得柔软了起来。
银川市地名专家郑济洧的话,也印证了这条小巷的命名初衷,“雪绒两个字本身就很美,而银川也盛产羊绒,还有一首歌曲叫‘雪绒花’,这些都给人轻柔舒适的感觉。”2003年前后,当时还未命名的雪绒巷征集名称时,小巷内的圣雪绒公司也参与了征集,最终经过评选,银川市地名办最终确定这条小巷名为“雪绒巷”。
“其实,在2003年前后,以企业名称命名地名的情况很多,比如现在唐徕渠上的中房桥、联通桥、赛马桥等,都是以企业名字命名的,这也反映出了一个现象,就是2003年前后,银川的经济在快速发展。”郑济洧说,雪绒巷的命名,也是如此。曾经的圣雪绒公司成立于1998年,为中国羊绒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为宁夏的羊绒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年银川市地名办就选取了如圣雪绒公司等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以它们的名字命名银川的某些地名,如今这些地名,也见证着银川发展的一个时期。
随着城市建设,雪绒巷建成了,而原先尹家渠村的人都搬迁到了如今的银新苑小区。有人离开,就有人会来,尹家渠村的人搬走的时候,这里也建成了一些新的小区。
温暖的小街巷
新的小区是雪绒巷旁的蓝山名邸和民生城市花园小区。在如今的民生城市花园小区内,绿树成荫,老人带着孩子遛弯,小区异常安静,一些居民说,当时刚住进来时,树很小,门前的雪绒巷也不是很平整,路比较窄,现在这些树都长大了,雪绒巷也经历了几次改造,如今变成了“最美回家路”,他们住在这里,感觉很惬意。
“十几年过去了,当初栽在这条巷子的小树也都长大了。”在圣雪绒公司,记者见到了当年参与过雪绒巷附近地产开发的一位经理。他坐在17楼的办公室,一抬头就能看到窗外密密麻麻的高楼和小区。“我们公司刚来这里时,西边还是农田。”他说,2001年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之后,雪绒巷一带迅速建起了厂房、居民楼。
如今的雪绒巷被许多银川人称为咖啡一条街,短短一公里的距离,就有七八家咖啡屋,在巷子的最东头,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银川市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在雪绒巷,家常菜、手抓、饺子馆、火锅、茶馆、酒吧……应有尽有。
忙碌的人们总能在雪绒巷里找到舒适。傍晚时分,人们沿着“最美回家路”,走进其中一间咖啡屋,或者一间家常菜馆,品一杯咖啡,尝一道美食,这也是“最美回家路”的初衷所在,这条小巷,会让人觉得温暖。(记者 刘旭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