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剪纸进校园专家论证会在银举行。来自我区非遗专家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伏兆娥齐聚一堂,围绕“非遗剪纸艺术教材体系”开展首届非遗文化论坛。
三年来,非遗剪纸传承人伏兆娥开发非遗剪纸艺术教材,已走进50多家幼儿园及部分小学进行教学试点。同时研发制作100多种种类的课程包,方便学校点单式选择,让学生从小学习传统文化,动手制作提升各项技能,校园“双减”变成“爽剪”。
“剪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深厚的乡俗乡情和历史底蕴。又是中国古老而又具有普及性的技艺手法。剪纸从我妈妈到我已是四代传承,如何把这一技艺传承、拓展到孩子们手中?”第四代剪纸传承人李剑表示:中国有句老话“心灵手巧”,一定是手巧心才更灵。当孩子们在学习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动起手来剪纸时,不单单学习剪纸这项非遗技艺,还可以转化成为手脑心眼四连动,更好地提升专注力、想象力、空间布局能力及腕力。因此更需要传承到孩子们手中,成为独有的技艺小小传承人。
在当天的非遗文化论坛中,来自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自治区文化与旅游厅等非遗专家对伏兆娥剪纸艺术进校园的试点工作给予肯定。专家建议《伏奶奶教你学剪纸》剪纸艺术教材要多彩多样,逐步从幼儿园、小学拓展延伸到中学及大中专院校,让更多学生学习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新消息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