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快递
宁夏城市文学周启动,四位大咖“对话”AI时代西北文学
“胡思乱想”对作家来说是最美妙的
2025-04-03 07:46:14   
2025-04-03 07:46:14    来源:新消息报

四位作家现场签名售书。

活动现场展出了很多宁夏优秀书籍。

作家面对面探讨文学写作。

青海诗人曹谁现场提问。

  4月2日,全国基层作协负责人和新生文学力量著作权培训(西北片区)暨“城市文学赋能高质量发展”宁夏城市文学周活动在石嘴山市文化馆启动。邱华栋、刘亮程、郭文斌、马金莲4位作家围绕“AI时代,西北文学的创作与文学阅读的意义”主题开展了对话。

  在文学创作领域,AI技术是否会削弱作家的写作意义?西北文学创作的独特性是否能成为抵御技术同质化的武器?石嘴山市“城市文学”如何发展?围绕这几个话题,几位作家结合各自的创作实际,给出颇有现实意义的答案。

  “AI写作最大的缺点是不会胡思乱想”

  DeepSeek的出现,让国内作家更加关注AI文学创作,在场的几位作家都有过“喂养”AI的经历,并在使用中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提到,他经常对DeepSeek提一些问题,用其写过一些类似公文的小稿子,甚至写过一些平仄押韵的旧体诗,效果还算满意。他认为DeepsSeek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

  “看过它的创作之后,我发现有些地方比我强,比如基本没有错别字,没有基本的逻辑和语法错误,写得干净、利落。”新疆作协主席刘亮程说,他曾让AI写过一篇“刘亮程”风格的散文,发现AI写作很有优势。

  几位作家也对AI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邱华栋提到,他曾看过有人用AI写的一部100万字的小说,看了3页就读不下去了,觉得语言异常平庸,没有创造力,没有人的温度。在他看来,“人,才是创作的主体!”“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人本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因为作家、艺术家存在的理由就是一种个性表达。”邱华栋说。

  刘亮程更肯定作家创作时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缠绵情感。他幽默地说:“AI写作最大的缺点是不会胡思乱想。因为我是会胡思乱想的,尤其在最佳写作状态时,我充满了胡思乱想,那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对一个作家来说才是最美妙的。”

  郭文斌近年来一直关注青少年抑郁症问题,在工作中也会求助AI,但他发现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模式,无法给出个性化的建议。他认为AI的出现会逼迫人类提高认识维度,防止其被运用到“不良”行为中。

  马金莲则直截了当地说,有人向她抛出这样的问题:“人工智能都这样发达了,随便投喂几个词,就‘哗哗’写出一篇文章,你这样苦哈哈地写作还有意义吗?”在试探过AI的功能后,她“放心了”。她认为作家面对AI写作,要保持定力,不用慌张,坚持将独特的生活记忆记录下来,用最纯正的文学作品保存这些对人类、对个体都很珍贵的东西。

  “每位作家所写的故事都是从时间中救活的故事”

  无论AI写作时代是否到来,作家文学创作的脚步都不会停止。只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对话中,几位作家认为西北作家在新时代的书写呈现一定特色。

  刘亮程对西北文学的特质描述得很有质感。他说,在西北作家的作品中普遍可以感受到农耕精神和游牧精神,另外还存在多种语言表达,这些语言呈现了文学的另类想象。在西部,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这一气候特征似乎也与西北作家的写作特点息息相关。刘亮程说:“在这样一个区域,作家的语言也呈现出一种地久天长的干燥,而江南作家的语言是带有‘水分’的。”

  “每位作家所写的故事都是从时间中救活的故事。”刘亮程形象地指出,西部不缺故事资源,作家要做的是把那些躺在时间中的故事尸体,用想象和激情让它重新活过来。

  宁夏作家是西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金莲以自己的创作经历,谈到西北文学那种粗犷又柔软的质感。她在作品《亲爱的人》中写到王一山,“他是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每当他从地里干完活往回走,别人都赶紧跑回家去做饭的时候,他却在大路上数数脚印看蚂蚁……”“我觉得作家喜欢抓取一些细小的东西,把它放到文学作品中生动地写出来的时候,同样厚重而感动人心,这也是我对宁夏这片土地百写不厌的一个原因。”郭文斌认为,在西海固文学形成的时候,提出了石嘴山市“城市文学”的概念,在全国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

  “希望石嘴山成为后工业时代人类温暖的鸟巢”

  “说实话,我也挺好奇的,来石嘴山的这些人命运是什么样的?聚焦在某一个个体的生命上,他几十年的变迁,他的家庭、工友等等,是人世间一个很丰沛的景象。”这是邱华栋第二次来石嘴山,但他并不觉得这座城市陌生。因为石嘴山在中国大地上还有其他几座城市可以类比,比如黑龙江省大庆市、新疆克拉玛依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它们都因资源而兴,如今行走在城市转型的路口。

  邱华栋认为,石嘴山的文化资源非常独特,作为曾经的工业城市必定有一种很独特的生活样貌,这里的作家要书写它的某种独特气质。他希望宁夏作家有一双能发现的眼睛,迸发出一种“关心他人”的力量,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特别期待石嘴山人写石嘴山”。

  刘亮程第一次来石嘴山,他用作家敏感的目光审视这座城市,亲切而独特。

  “在飞机上看到了宁夏大地跟新疆一样辽阔的沙漠,看到了像新疆的塔里木河、伊犁河、玛纳斯河一样蜿蜒流过大地的黄河,还看到了跟家乡一样落向西山的太阳,所有这些都让我仿佛回到了另外一个家乡。我还看到树上的鸟巢,我去过许多城市,在石嘴山看到了最多的鸟巢。那些鸟巢筑在白杨树、槐树,还有沙枣树、柳树之上。因为鸟巢的存在,我突然发现这座城市比其他地方多了一个层面:天空之下、树梢之上是鸟的建筑,树梢之下是人类的房屋。这个鸟巢非常有象征意义,那些在天空飞翔的翅膀终于有了家乡,是树上的家乡。石嘴山是一座工业城市,有那么多工业遗址,我希望它成为一个后工业时代人类温暖的鸟巢。”刘亮程的“独白”结束的时候,现场响起了绵延的掌声。

  这种对一座城市细密的情韵,就像这场对话的主题一样,是AI文学写作永远无法抵达的缠绵。(记者 倪会智 季正 文/图)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