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来自美国、西班牙、俄罗斯等9国的20余位在宁外国专家及家属,走进自治区级非遗麻编技艺传承保护基地,沉浸式体验宁夏非遗代表性项目麻编技艺,在经纬交织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步入展厅,造型各异的麻编筐篓、精巧细致的麻制饰品立即吸引了外国专家的目光。“这些作品既传统又现代,编织工艺太震撼了!”外国专家边用手机拍摄展台上的麻编艺术品边赞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麻编传承人张璟现场讲述麻编技艺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化历程:通过开设编织工坊、培训周边居民,这项古老技艺已带动周边很多群众就业,年人均增收超万元。
在体验环节,外国专家们从零开始学习麻编技艺。从辨识麻线的经纬走向,到掌握“挑一压一”的基础技法,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指导下专注地穿针引线。尽管手法生疏,但随着耐心编织,一个个简易的麻编杯垫、钥匙扣逐渐成型。“这看起来很难,但真的很有趣,没想到小小的麻线能在手中变成如此美妙的艺术品。”来自西班牙的一位专家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展示着,笑称要将这份“宁夏礼物”带回国送给朋友。
活动中,自治区人社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还开展了外国人才服务政策推介,围绕来华工作许可办理、境外人才项目申报等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并现场解答专家咨询。
“非遗是打开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我们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外国专家在体验中感知宁夏的人文厚度,同时搭建起引才聚智的新桥梁。”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完善外国人才服务、优化引才环境,开展外国专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丰富外国专家在宁夏文化生活,提升其归属感与满意度,为宁夏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人才生态注入文化动能。(记者 马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