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专栏
糖麻丫不是鸭它是记忆中的香和甜
2019-12-16 13:15:48   
2019-12-16 13:15:48    来源:银川晚报

糖麻丫。

  如果根据宁夏的美食分布绘制一份地图,那黄渠桥是必去之地。那里有大名鼎鼎的爆炒羊羔肉、烩小吃、扁豆粉……还有一道叫“糖麻丫”的美食颇有意思,第一次听说的人可能误会,这到底是什么“鸭”

  记忆中特有的香甜

  “糖麻丫和鸭肉无关,是一种用面做成的甜点,因为外形、颜色看上去像烤鸭,所以我们本地人就叫糖麻丫。”37岁的卢小花在大阅城宁夏观光夜市开了一家名为“虎子黄渠桥羊羔肉”的小店,主打美食除了羊羔肉,就是糖麻丫了。

  家住黄渠桥的姐姐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做糖麻丫,乘上老家发出的车,赶在中午十二点前,将刚出锅的糖麻丫送到卢小花的店里。当天,每一个裹着香甜焦糖色的糖麻丫都要送到食客嘴里,隔夜就不好吃了。

  和店里很多回头客一样,卢小花再熟悉不过糖麻丫特有的香甜,这份关于美食的记忆,是一方水土,在一方人身上最为深刻的烙印。经常有顾客在去外地出差前,特意到店里买十几根糖麻丫,带着去往不同的地方,“去外边了吃不到,会馋死人的。”

  卢小花说,记忆中的原味,如今难能可贵。她和姐姐以及更多的黄渠桥人,用最为传统、家常的做法,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份可贵。

  做美食真的不能急

  糖麻丫是面食,发面时有一样最不起眼,却又最不可缺的东西,就是老酵子。这个东西在速成发酵粉面前,就像是一位慢吞吞的老人,耗时耗力,又容易出岔子,但用它做出来的面食更有时光的味道。

  “以前没有酵母粉的时候,做面食就用老酵子发面。”卢小花还记得过去母亲做糖麻丫,会从一个塑料盆里舀出一些老酵子揉进面里,做出来的糖麻丫蓬松又有嚼劲。不过,老酵子发酵时,一定要把握好量,用量多了发出来的面会发黄,而量少了,面就发不起来,吃的时候粘牙。“老酵子的用量没有准头,全凭经验把握。倒入老酵子的面粉,会在大概十个小时之后发好。”

  卢小花和姐姐也曾尝试过用发酵粉做糖麻丫,但味道始终不及老酵子。做了许多次之后,卢小花最终明白,做美食真的不能急,“就像揉面那样,用心慢慢搓揉后,把它的筋骨揉到一起,自然就会筋道、好吃”。

  老油坊的老味道

  “炸糖麻丫的油,必须是胡麻油,纯胡麻油。”说这句话时,卢小花将重音重重地压在“纯”字上。

  小时候赶集的时候,镇子上的老油坊里,会飘出来那种纯纯的胡麻油的香味,这种油做什么饭菜都好吃,炒菜、炸油饼、炸糖麻丫……小时候关于胡麻油纯香的记忆,一直刻在卢小花的心上,她希望将祖辈流传下来的味道,继续传承下去。

  “你用了什么油,用了几分心,美食的脸上都写着呢。”卢小花说,纯胡麻油炸出来的糖麻丫,清亮的金黄色中,会有些淡淡的紫红色,看上去显得底色厚重。而用调和油炸出来的糖麻丫,看上去就是黄里发白,颜色显得轻飘飘的,不厚重,看着就没有食欲。

  虽然一直坚持用老油坊的纯胡麻油,但如今,很多老油坊都因为经营惨淡不得不关门,小时候老油坊的香味,逐渐淡出了卢小花的嗅觉,她有点担心某一天,这些老味道真的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她还是乐观地坚信,慢慢地会好起来的,就像自己做糖麻丫一样,熬了许多心血,似乎并没有多少回报,但从内心来说,她还是因为这种坚守,感觉到幸福和满足。

  不和纠结的内心妥协

  制作糖麻丫的最后一步,是将炸好的糖麻丫捞出来晾凉。然后按一定比例将红糖、白糖、冰糖、蜂蜜熬制成糖汁,浇到糖麻丫上。裹上糖衣的糖麻丫,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一闻到浇上糖汁的那个味,我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儿时家境并不富足的卢小花,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几根甜甜的糖麻丫,对于孩童时的卢小花来说,那种甜甜的味道,在记忆里能持续好几天。

  蜂蜜能保持糖麻丫黏黏的味觉,也能给糖麻丫粗糙的外表,增加几分亮度。咬一口刚出锅的糖麻丫,甜而不腻,绵软又有嚼劲,这种香甜的味道,让人记忆深刻,也会让人产生莫名的幸福和满足感。

  卢小花将糖麻丫的日销售数量定在100只左右,她一方面想努力扩大规模,开家网店,让家乡的美食有更大名气,一方面又怕因追求数量导致质量下降。纠结了好久,还是放弃了开网店的计划。卢小花笑着说:“没办法,快递一般要3天左右,我不想添加防腐剂,所以保存不了那么久,空运邮费又太高,算了吧。”(记者 刘旭卓)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