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外界 -> 本网推荐
跨越千里打造创新链
——宁夏银川以研发飞地促东西合作
2025-04-16 16:05:19   
2025-04-16 16:05:19    来源:科技日报

70570a17-6236-4bda-8bdd-577a9996d217.png

  最近,一份关于银川(深圳)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一季度运营总结报告令人倍感欣喜。统计显示,该中心在“请进来”“走出去”以及精准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支持。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地处西北内陆,如何打造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窗口?答案就是“东西部科技合作”。

  近年来,银川市积极探索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支持企业在产业链集聚地和科研资源富集地建设飞地研发中心。政府有飞地科创中心,企业有飞地研发中心,它们同频共振,有效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抢滩”千里之外

  银川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贡献了宁夏近40%的财政收入、50%以上的GDP、60%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的进出口总额。近年来,银川千方百计抢抓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何在?当下,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引入丰富创新资源的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无疑是一个重大契机。

  2024年,银川市充分利用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深圳市建设银川(深圳)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当年年底投入使用。

  银川(深圳)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是一个集重点产业展示、企业飞地研发、科研成果育成、科技型企业孵化、科技“双招双引”、科技合作交流、科创资本对接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赋能服务平台。该平台致力于为银川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飞地研发中心,这种方式在银川并不鲜见。早在几年前,就有研发活动活跃、创新能力较强、主要市场在区外的“外向型企业”大胆“吃螃蟹”。

  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以分公司或子公司的运营模式,在上海、浙江等地建设7家飞地研发中心,其中4家备案为宁夏飞地研发中心。

  “抢滩”千里之外,在银川市科技局局长张虹看来,这是银川市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建设部署、持续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的创举。银川通过建立以成果落地转化为导向的区域创新合作模式,助力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头羊”做大做强

  通过在外招揽人才、研发高精尖技术,银川飞地研发中心建设成效初显。

  在由政府牵头创办的银川(深圳)新质生产力科创中心,入驻企业已经达到了12家,包括宁夏墨工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广天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头羊”,涉及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自治区和银川市重点产业。

  为推进入驻企业与深圳科创资源形成链接,银川市科技局积极与深圳当地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对接交流,现与深圳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深圳清华大学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进行了接洽。

  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比亚迪供应商,针对新能源电动车电源模块变压器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展研发;宁夏广天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在采煤运输系统智能化基础理论和智能传感等技术方面进行联合攻关;宁夏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数鹏通科技有限公司在数据要素领域推进合作……各种合作意向在春日里破土而出。

  企业自己创办的飞地研发中心也是硕果累累。截至目前,相关飞地研发中心实施科研项目76项,其中在银川落地转化54项,获得专利授权143个,吸引集聚人才150余名、创新团队7个。

  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借助飞地平台与银川实现快速流动,加速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随之而来的,是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明显提升。

  宁夏汉尧(宜春)飞地研发中心与江西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富锂锰基、高容量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宁夏汉尧富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伟坦言:“飞地研发中心的建设,助力了企业做大做强。”

  政府全力“托举”

  很多人都想知道,飞地研发中心缘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亮眼成绩。这背后,政府功不可没。

  2023年,银川市出台《银川市飞地研发中心和飞地孵化器备案支持办法》,明确凡经银川市备案的飞地研发中心,每年按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标准对申报主体进行奖励;企业飞地研发中心与本地企业在人才、项目、奖励等政策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培育成熟的飞地研发中心,则向自治区推荐备案,积极争取宁夏科技厅支持。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遵循这一理念,银川市完善“飞地平台+科技人才+科研项目”引才机制,将飞地研发中心同步建设为“人才飞地”,深度嫁接区外产学研资源。通过项目联合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等形式,飞地研发中心已经为全市企业吸引聚集科技人才和优秀工程师100余名。

  此外,银川市还设立了区域协同创新专项、创新联合体创新专项和成果转化专项,全方位支持本地企业与发达地区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开展“校企”“企企”协同攻关。

  在利好政策的激励下,银川企业在异地借智借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重大技术研发全新突破以及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应用。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了飞地研发中心,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获银川市50万元培养经费。北京飞地研发中心协助企业完成了全流程虚拟铸造等20多套铸造企业专用工业软件的研发及迭代优化,为宁夏总部贡献17项技术成果,6项软件著作权在宁夏转化。

  “企业创新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托举’。我们将深化与北京各方的合作,为银川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人常涛说。(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赵璐)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