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金灿灿的银杏树下,那个令人心疼的孤独背影;雨后寒夜寂静的社区中,帐篷中不熄的灯光和坚守;多少志愿者尚稚嫩的身影却勇毅面对责任;多少疫情防控一线的母亲已经许久未抱过自己的孩子……
这个秋天,是我们生命中难以忘却的一个时段;这个秋天,是我们常含泪水常怀感动的一个时段。疫情当前,有人逆行,有人坚守,他们都是普通人,但在特殊时期,他们也是“平凡英雄”。
11月2日,宁夏新闻网开通特别栏目——“社区防控阵地‘有我在’”,面向社会征集“平凡英雄”的“战疫”故事,得到广大网友的纷纷响应。今天,我们从征稿中选发一组来自一线的战疫日记,以此向广大战疫者致敬。
雪天中的蓝色热水袋
11月6日,气温断崖式下跌。下沉到兴庆区满春社区宜居苑小区的自治区党委编办志愿者吴英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进行卡口值守、防疫宣传、秩序维护等。大家的眉毛上、睫毛上不一会儿结了一层冰晶,双手冻得通红,寒风迎面刮来,大家不由得瑟瑟发抖。
“天气这么冷,给你们送个热水袋吧!”大家循声望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雪中颤颤巍巍走过来,手中捧着一个蓝色的热水袋,对吴英说:“天气这么冷,你们太辛苦了,快用热水袋暖暖手吧!”吴英看出老奶奶腿脚不太方便,生怕她在雪中滑倒,赶紧上前扶住:“这么冷的天,又下着雪,您小心摔着了!”老奶奶摆摆手,慈祥地说道:“不要客气,家里就这么一个热水袋,我刚灌的开水,你们快抱着暖和暖和,一会儿水凉了不热了,给我打电话,我再给你们加热水!”说着递上一张留有地址和联系方式的纸条,转身回去了。吴英手捧着热乎乎的暖水袋,心中一阵温暖和感动,两行热泪随即喷涌而出,不住地对着渐行渐远背影说着“谢谢!谢谢!”。
普普通通甚至有些褪色发旧的热水袋,融解了整个寒天冻地,温暖了每个志愿者的心田。大家围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纸条上“可敬、可爱的志愿者们”的亲切称呼,不由地想起一些群众不时地送来口罩、矿泉水、棉手套、热乎乎的饭菜等,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此刻,大家寒冷的身躯涌上了一汩汩暖流。这就是人性中友善的力量,守望相助的力量,更是党群连心互信的向心力量,当无数这样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还有谁能打败击垮我们!平凡中见真情,细微处暖人心,艰难时方显勇毅。群众,党的心之所系、情之所牵、力之所倚,他们既是党和政府需要用心守护的群体,更是站在我们身后的坚强后盾。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灾难总是突如其来,但这恰恰也正是最考验我们的时候。越是艰难时,越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战之必胜的信心,我们坚信,风雨同舟、团结一心、共抗时艰,风雨终会平息,疫情终将过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编办机关党委四级调研员 周生岭)
我坚信,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冷
清晨6:30,在一阵闹钟声中醒来。单位外面虽已有车辆往来的声音,但因疫情的原因,显然清冷了许多。再仔细一听,这声音与平时不大一样,心里咯噔一下:“不好!该不会下雨了,夜里执勤的同事被冻坏了吧。”
我一边想一边加快脚步来到窗前,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心里的担忧也骤增百倍。原来是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了。今年的雪来得早,也来得猛烈,纷纷扬扬的雪让四下银装素裹。但此时此刻,我心中完全没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欢愉,只想赶快知道昨夜值守的同志是否安好。
打开微信里的单位的“下沉社区防控群”,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照片:值守帐篷内的一角偷偷溜进来十几片树叶,估计是昨夜寒风“入侵”送来的“礼物”。再翻翻同志们的留言:“下雨了”“下雪了”“下雪了后半夜班的同志可以堆雪人玩了”“帐篷好着呢吧”“好着呢,刚才有人来加固了”……几行话语,让人心安,也令人感动。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更何况风雪交加的深夜。但执勤同志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苦中作乐的坦然,后勤保障人员严谨细致的作风、默默无闻的奉献,让我欣慰,更让我肃然起敬——他们都是雪中送炭的人。
抬头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听着呼呼作响的风声,看着单位门前迎风前行的“大白”们,我切实体会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寒冷的清晨,谁不想躲在温暖的被窝里,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检察人员的忠诚和职责,让我们责无旁贷。
此时此刻,在中华大地上还有千千万万名“逆行者”,他们在黑夜里、风雨中、大雪下,默默扛起身上的责任,捍卫着祖国的边疆,维护着社会的安宁,守护着群众的幸福。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我们能够在有序抗疫的同时,依然享受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不禁感恩伟大的祖国。
去换岗的路上,看到坚守在岗位上的志愿者、采集核酸样本的医护人员、逐栋逐层逐户消毒的物业人员和冒着风雪骑行的快递小哥,他们在漫天大雪中的身影令人动容,他们坚定的脚步、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模样,为每一个人传递着“战疫”必胜的信念。
我坚信,宁夏,2021年的冬天注定不会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陈玲)
请放心,我们一定服务好!
10月29日下午,我作为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志愿者服务队第一批队员被安排到银川市兴庆区丽景街银虹社区原公路管理局家属院小区,主要负责管理被封控的7个单元、84户居民。
这个小区是老旧小区,以老年人和租户为主,防控工作难度大,有部分封控老年人行动不便,需上门采集核酸,大多数封控老年人需下楼集中采集核酸,但因老年人听觉不便,这就需志愿者使用喇叭喊话下楼做核酸,下楼之后还需要耐心指导出示健康码。因为长时间喊话、说话,加之不方便喝水,几个小时下来嗓子都沙哑了。在单元楼封闭管理期间,还有不少住户因为出不了门而着急,难免会出现焦躁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只好耐心解释,积极劝导解释和政策宣传。
李子轩 摄
由于小区被封控管理,住户物资储备普遍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生活物资供应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防疫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生活物资保障上。为了保障居民生活物资充裕,我和社区网格员专门建立了封控人员微信群,明确物资采购时间,及时答疑解惑,对于住户从线下采购的物资,每天在3点至6点间统一配送上门,有效解决了居民们的生活物资短缺问题。还有些封控住户,从网上购买的物品已经在快递柜放置好几天,已逾期产生费用,晚上有些居民着急告诉我是药品,急需尽快取出来。我义不容辞的帮助垫付逾期费用,核对取件码逐一取回,看着微信群里的点赞和感谢声,我心里一片温暖和自豪。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关系到住户的基本生活,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作为志愿者,一定要全力以赴服务好社区居民。
短暂的几天志愿服务工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社区工作者的平凡和伟大,体会到基层一线工作的琐碎和艰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带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特别是在社区防疫一线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执行防疫部署的战斗员、传播防疫政策的宣传员、守护居民健康的服务员。(宁夏公路管理中心 王海峰)
你终将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在接到自治区科协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动员令后,我跟远在陕西工作的老公打了电话,告诉他:“我想去社区当防疫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老公听了也没有反对,只是担心我的安全和女儿的课业辅导,我告诉老公我会安排好女儿的学习和生活,就匆匆挂断了电话。其实,我也不确定我不在家的时候,女儿一个人能不能认真上课、写作业、照顾好自己。当我给女儿说出我的想法的时候,女儿说她已经长大了,让我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社区我主要负责封控单元值班,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对封控单元进行消毒消杀、垃圾清运,帮助群众运送生活物资、快递等。志愿服务工作说不累是假的,但每当听到单位领导的嘘寒问暖,听到被隔离人员一句“谢谢”“辛苦了”时,就感觉浑身都是劲,再苦也不觉累。
11月4日又是匆忙的一天,晚上八点回到家后,洗把脸、喝口水,准备了简单的晚饭,边吃边问女儿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女儿说都好着呢,让我不要担心,还说等等要给我一个“惊喜”。
我匆匆忙忙收拾碗筷、洗完锅,就准备躺在床上歇会。这时,女儿走进来,她说送给妈妈的惊喜是今天写的一段日记,希望妈妈开心快乐。说着边大声朗诵起来:“蓝色的口罩,洁白的防护服,还有一颗炽热的心。帐篷就是你的阵地,防护服就是你的战甲,测温器就是你的武器。是你,防疫志愿者,守护者一个小区的安宁与稳定,担当着防疫先锋责任与使命。是你,防疫志愿者,你那坚定的脚步踏遍小区的每个角落,你那温暖的心感化了身边的每个人,你就如那春风般温暖,又如那竹石般坚定,对你来说,平凡而伟大就是最好的诠释。”听着女儿的日记,想着这几天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眼角热了,湿润了,眼泪不觉流了下来……
其实,我知道,是女儿的这段话让我感动。我感动的不是女儿的写作水平有了多大提高,而是女儿心底种下了善良的种子,她有了社会责任感,她能看到并赞美身边的劳动者,她对平凡与伟大有了自己的理解。
女儿,妈妈想对你说:希望你心存这份善良、谨记这份责任,努力成长为你喜欢的样子。(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下沉干部 李敏莉)
逆行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天是我参加社区志愿工作的第五天。
空荡荡的街头,孤零零的街灯,北风卷着落叶在飞舞,一个个居民单元被拉上了警戒带。手机里满屏的宁夏加油!
我的城市病了!
10月28日,司法厅党委发出紧急通知,一纸动员令,寥寥数行文,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共产党员,上!
领导同志身先士卒,率先赶赴一线,167名党员闻令而动,勇毅逆行。我和7名千里返宁的战友是经过多次申请才加入队伍中来的。为了国家维稳,我们曾义无反顾远赴边疆,带着初心和使命踏进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如今家乡抗疫,我们不上谁上?我们要将自己的生命和这座城市牢牢牵系在一起!
我所在的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康园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多为老旧小区,居民结构复杂。疫情发生以来,封闭单元数量骤增,社区工作人员少,防疫物资严重匮乏。没有帐篷,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没有手套,志愿者的防护就是一个口罩。
转运病患、分送物资、门岗值守、入户排查……堆成小山的物资,我们肩扛背驮送上楼;为了一次劝返,说到嗓子冒了烟……
下沉社区工作人员物资短缺,自身防护得不到保障,得知这个消息,冯自保厅长心急如焚。
他干脆直接下到社区现场办公,当起了我们的“后勤部长”。哪个点没有消毒液,哪个点没有照明灯,哪个点的帐篷还没支起来……不到一天的时间,帐篷、电暖气、防护用品、棉大衣全部配备到位!看到群里厅长答复一名基层小同志:收到,我马上落实!所有的人都不禁动容了!一声问候,一句关心,一个答复……让我们在初冬清冷的雨夜心中温暖如春,所有的战友们都深知:“逆行路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不可思议的“司法速度”背后不知又有多少人彻夜未眠,它凝聚着厅领导对基层干部的牵挂和关爱,承载着厅党委浓浓的暖警爱警情怀!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风里雨里到处都是“红马甲”;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急难险重面前尽显“司法蓝”。(银川强制隔离戒毒所 张福宁)
社区防控阵地“有我在”——开栏了
征集您和您身边的战疫故事
深秋金灿灿的银杏树下,那个令人心疼的孤独背影;雨后寒夜寂静的社区中,帐篷中不熄的灯光和坚守;多少志愿者尚稚嫩的身影却勇毅面对责任;多少疫情防控一线的母亲已经许久未抱过自己的孩子……
这个秋天,是我们生命中难以忘却的一个时段;这个秋天,是我们常含泪水常怀感动的一个时段。疫情当前,有人逆行,有人坚守,他们都是普通人,但在特殊时期,他们也是“平凡英雄”。
“战疫”故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主角也许就是下沉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小区门口的保安大叔、风雨不误的快递小哥、辛苦敬业的医生护士、心系辖区安全的社区工作者……也许就是你自己。
感谢您,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从今日起,宁夏新闻网开通特别栏目——“社区防控阵地‘有我在’”面向社会征集“战疫”故事,您来讲述,我来记录和宣传,好故事值得被发现!
我们也希望借此方式向奋战在一线的所有战疫者致敬。
征集主题:
社区防控阵地“有我在”
征集对象:
所有人。不限年龄、不限职业。只要您有与抗疫有关特别是和社区疫情防控有关的故事,皆可报名。感动的、温暖的、伤感的、难忘的、幸福的、怀念的……等您娓娓道来!
征集形式:
视频、图文。(视频、图片请加文字介绍)
投稿方式:
1、电子邮箱:876159530@qq.com 标注:【投稿】社区防控阵地“有我在”,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
2、添加“宁夏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留言,或通过“宁夏新闻网”新浪微博官方账号留言并提供线索。
征集奖励:
您的故事一经选用,相关讲述内容和视频影像将在宁夏新闻网和微信平台发布,另外我们还有一份神秘的暖心小礼奉上,感恩您的参与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