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王雪玲)8月19日,全国主流融媒体看河南采访团走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沉浸式感受这片饱经沧桑却生生不息的热土。据了解,《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深耕河南30年的建业集团联袂王潮歌导演共同创作的一部创新文化作品,它以黄河文明为根基,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通过一种可触、可感的全新艺术形式,把悠久厚重的黄河文化内涵予以再现。
黄河、黄土、麦子……这是代代中原人千百年来对脚下这片土地难以割舍的情谊,亦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通过肉眼可见的真实呈现给大家的情感共鸣。当前,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是河南省实现“两个确保”的十大战略之一,今年河南也在积极加强国内外宣传推介,运用现代技术创新沉浸式研学游方式,打造文旅融合业态新谱系,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
创意+科技 打造读懂中国的文化窗口
有人说,走进这座包含五千年历史故事的戏剧幻城,是认识河南最好的方式。
在这里,时间和空间相互折叠,能够全方位“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厚重的黄河文化、中原文化与灿烂的华夏文明。行走幻城中,21个剧场埋伏其中,各有不同,15米高的夯土墙,留住5000年的时光;百亩麦田里,上演着四季流转、生生不息的悲欢离合;《火车站》的忠义取舍,《李家村》的生死抉择,1942那场饥荒,记载着河南最惨痛的记忆,也记录了人性最光辉的时刻……每个大院、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步梯,都体现了这种厚重的艺术形式,还有对历史、对文化、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项目从创作开始,就注重文化创意和科技赋能,在主题构建、空间营造、沉浸式体验上进行了充分创新,创造了‘历史文化新的打开方式’,改变了河南文化历史‘有说头、没看头’的状况,为全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据“只有河南”相关负责人介绍,“只有河南”拥有“幻城剧场”“李家村剧场”“火车站剧场”三大剧场和18个微剧场,可同时容纳近万人观看。表现形式上,幻城用高浓度、大体量、深体验的形式,通过创意创新把黄河文化和河南历史浓缩成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21个剧目、总时长700分钟、近千名演员,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表现手法最新、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各个剧目之间相互映衬,互为补充,使得中原文化在这里变得可感知、可体验、可共情。”
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省旅游业综合贡献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保持15%和20%年均增长),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文旅文创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在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的实践中,“只有河南”无疑是一个优秀代表。数据显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于2021年6月5日开城首演、6月6日正式开城纳客后,截至2022年7月底,累计接待观众近75万人次,观剧人次近350万,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此游学、打卡,据统计,18岁至40岁游客占比超80%,省外游客占比超过30%。
目前,建业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作为中原标志性文旅地标,已成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金牌IP。建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仍将立足文化大省资源优势,持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助力实现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