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张玉婷 文/图)在桂林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大象为天神坐骑,被桂林的美景所吸引,私自下凡帮百姓耕田。前来捉拿的天神,趁着大象喝水之际,用宝剑刺中了大象的脊背。从此,大象就变成了一座山峰,在美丽的漓江边,和桂林百姓日夜厮守。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千年前的宋朝,蓟北处士游览象鼻山后,在水月洞留下了《和水月洞韵》这首诗。千百年来,象山水月,给人留下无限遐想。5月19日,“很很很桂林的地方——2023重点网络媒体桂林行”采访团一行来到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
象鼻山,因有一座酷似大象的象鼻山而得名,位于桂林市漓江与桃花江的汇流处,以其独特的山形和悠久的历史成为桂林城徽标志。自古以来,象鼻山成为桂林吸引游客的重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文人墨客吟诵佳作流传千年。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镌刻洞中。水月洞与水中倒影宛如一轮明月,自古有象山水月的美誉。
5月的桂林天气晴朗,但也比不过游客们的热情。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千年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八方来客,象山景区内游人如织。“作为知名旅游城市,想过来这里的人会很多,但没想到如此多!”记者们边走边说。到达景区门口时,满眼都是人和车。
象山景区2003年被列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游览景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1月31日起,象山公园正式全面免费开放。
象鼻山,汇集了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是桂林山水的标志符号,也勾连着这座名城的历史回忆。漓江之水,千载悠悠,川流不息,诉说着象鼻山的前世今生。自景区免费开放以来,景区周边相关产业持续火爆,桂林文旅市场迎来全面复苏。据了解,桂林市“五一”假期期间共接待游客435.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45.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