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张玉婷 文/图/视频)蓑翁长啸连篙舞,旄羽轻飞照水旋。提起漓江,人们一定会想到鸬鹚捕鱼。渔夫们用鸬鹚捕鱼的古老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已经传承400多年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鸬鹚捕鱼已经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得知要游漓江、观鸬鹚,“很很很桂林的地方——2023重点网络媒体桂林行”采访团的记者们早早准备好了20元面值的人民币。峰林、竹筏、鱼鹰、倒影……不仅是漓江风光的标志性特色,也是人民币风景图案中的经典要素。
20元人民币上的风景图案,取自兴坪。阳朔漓江景区北起杨堤,南至普益,全境约200平方公里,境内漓江长约69公里。阳朔漓江景区杨堤-兴坪段是漓江山水精华段的核心部分,曾被《世界地理》杂志评为世界上最美的岩溶山川。“一个人一辈子至少要来一次桂林!”2009年11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在游览漓江时曾这样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站在游轮的甲板上,采访团的记者突然背起了小学课本中《桂林山水》的句子来,原来那时如诗如画的漓江就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如果说几亿年大自然鬼斧神工像是对桂林山水的雕刻,那么,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人文气息则更像是写意画。鲤鱼挂壁、浪石仙境、九马画山、黄布倒影……穿梭在远近迷离的山水间,努力寻找着喀斯特峰林上的天然美景,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独有的浪漫。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也是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更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加强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内容,是呵护好桂林这一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宝地的迫切要求。
2022年,漓江景区开展船舶提档升级改造,共建造39艘星级游船,推进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建造、使用,从“汽油驱动”到“新能源驱动”,告别“油气声”污染,漓江旅游生态进入“全绿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