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愿更多以旅彰文的“金点子”火红“出圈”
2024-05-17 12:12:10   
2024-05-17 12:12:10    来源:宁夏新闻网

  时下,不少地方的旅游景区纷纷拿出以旅彰文的“金点子”,从河南洛阳白云山景区,全国学生只要背诵一首含“白云”二字的诗词即可免票,到四川剑门关景区,学生背诵《蜀道难》可免105元门票,再到陕西华清宫、湖南岳阳楼、安徽滁州琅琊山、海南儋州东坡书院、山东曲阜三孔景区、江苏扬州瘦西湖景区、江西滕王阁等多个景区纷纷推出的“背诗词免门票”福利活动,让“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很多游客真切感受到了“知识付费”“知识变现”的真谛。仅剑门关景区背诵《蜀道难》活动就已免门票近10万张。

  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背古诗词免门票”,既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文化打卡,也是文旅融合绝妙的趣味创意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公众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让游客和古人之间有了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共鸣。琅琅的背诵声,是历史的回声,与景区大门一起打开的,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的门扉。“诗”和“远方”更好地联结,既增加了景区的知名度和游客量,又在潜移默化中增添了景区体验感和文化IP效应。

  文化和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把旅游融入文化产业,让文化融入旅游过程,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仅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了文化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而且让人们在领略多姿多彩自然风光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人们常说“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古诗词是古人活过的证明,是才华燃烧后的痕迹。旅游既是地理空间的跨越,也促成文化记忆的传承。“背诗免门票”这一创意不仅传递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理念,而且描绘了文化和旅游相生共兴、美美与共的生动画卷。人们置身如诗如画的景点空间,重温文学作品,沉浸式体验中华文明之美,在吟咏诗词、咀嚼文章中收获文化熏陶和心灵滋养。

  当美景与经典“撞个满怀”,今人与古人时空“对话”,更能深刻地领略和体味祖国河山之壮美、历史人文之厚重,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小城故事多,谁不说俺家乡美,关键是以什么形式把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故事生动展示呈现出来、怎么“秀”得更打动人。近年来,西安大唐不夜城、开封清明上河园、杭州宋城等接连走红,成为文旅融合的现象级产品。其背后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对城市文化的深入挖掘、活化利用。因此,各地资源禀赋不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场景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抄作业”。

  而应深入挖掘和用好当地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创新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打开方式,推出更多“旅游+文化”的“金点子”、新玩法、新场景,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文旅品牌,给游人提供持续不断的新鲜体验,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更好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开展“背诗词免门票”活动的景区,也应持续不断创新和优化“背诵”模式,避免游客产生“背诗词疲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文化内涵,创造更多“美美与共”的“旅游+文化”融合新场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游客在寻找“诗和远方”的旅游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张厚美)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