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保护体系逐渐优化!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024-05-22 17:00:50   
2024-05-22 17:00:50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兆莲)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记者从宁夏生态环境厅了解到,近年来,我区高站位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印发生态文明建设“1+4”系列文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违法行为,完善保护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宁夏分布着重要山系、森林草原、河湖湿地、沙漠戈壁等多种生态类型。植被类型丰富,包含9个植被型30个亚型132个群系。目前有脊椎动物87科4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雪豹、白尾海雕、斑嘴鹈鹕和大鸨等2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毛冠鹿、赤狐、灰鹤、白琵鹭等84种;无脊椎动物约4400种,其中昆虫类3700余种、蛛形类400余种、其他类群有200余种。野生植物130科645属190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为发菜,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四合木、沙芦草和野大豆等27种。已记录微生物92科241属862种,其中中国新纪录属4个、中国新纪录种19个、中国寄主新纪录种18个。我区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畜禽、鱼类、药用植物、花卉林木等遗传资源,有中卫山羊、西吉驴、北方铜鱼、大鼻吻鮈等。野生及主要栽培的中药遗传资源1100余种,有枸杞、甘草、黄芪等。截至2023年底,文冠果属、枸杞属、李属和杨属等41个林木新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我区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将全区62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为51个,总面积59.27万公顷,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1.41%。完成“三屏一带五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推动贺兰山、六盘山成功列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建成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3个、国家枸杞种质资源库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场3个、自治区级林木种质资源库14个、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宁夏以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植物园、动物园、种质资源库(圃、场)、繁育中心等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就地、迁地保护体系逐渐优化。开展了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自治区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开展贺兰山、六盘山、青铜峡库区、沙湖、香山湖等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此外,在生态修复方面,宁夏开展全域禁牧封育、黄河流域禁渔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黄河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修复面积5.27万公顷。完成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230万亩,移民迁出区森林覆盖率达16%左右,植被覆盖度达56%。打赢“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实施贺兰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51.32万公顷,治理退化草原25.68万公顷。实现沙漠化、荒漠化面积“双缩减”,成为全国首个“人进沙退”“林进沙绿”的省区。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