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蒋萍 文/ 图)6月3日,记者从2023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发布会上了解到,在记者提问环节,宁夏生态环境部门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解答。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尚静介绍:今年以来,全区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决策部署,以高颜值生态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以来,全面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确定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工业堆场封闭改造等大气重点治理项目216个,积极推进散煤污染、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治理,累计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8800万平方米,惠及农户超33万户,组织14家铁合金生产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7次。有序推进22条重点排水沟综合整治,累计完成黄河流域宁夏段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1195个,划定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工程和鸭子荡水库2个新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深入推进银川市、石嘴山市“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方法、新路径。实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无废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开展全区危险废物环境排查整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违法处置倾倒和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区重污染天气、劣Ⅴ类水体保持双清零,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4.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国控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5%,同比持平。
以更优服务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升环评服务质效,实现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申报和审批系统全覆盖应用,将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布局、民营重大投资等项目纳入环评审批服务“三本台账”,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切实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实施。大力推动碳排放权改革探索,深化排污权市场交易,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提供环境容量。截至目前,全区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88个,涉及总投资483.04亿元;其中,报告书65个,涉及总投资260.89亿元;报告表323个,涉及总投资222.15亿元。
以更高要求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地方法规体系,修订《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开展《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报告编制技术指南》等地方性标准制定工作。紧盯污染防治关键领域,包括支持冬季清洁取暖、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等项目36个,帮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低的县(区)10个,总投资74.47亿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两市五县两镇一园区”分别被命名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吴忠市、固原市、盐池县等3个市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泾源县、隆德县、大武口区、西夏区、镇北堡镇、闽宁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等6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指导固原市进入国家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