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倪金凤)7月10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宁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现代化工、新型材料、数字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宁夏有基础、有条件、有成效。
宁夏是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在资源、区位、产业、政策方面优势特色突出:
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宁夏资源独特,煤炭保有量321亿吨,位居全国第9;硅石储量50亿吨,位居全国第1;太阳能、风能资源富集,年日照时数超过2800小时,有贺兰山脉等3个大风带,非常适合光伏和风力发电,现全区电力总装机达到6956万千瓦,人均电力装机、发电量全国第1,是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新能源装机达到36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51%,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光储及配套制造体系。另外,探明石油储量超3亿吨、天然气储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正在开发建设千亿方级大型气田。
拥有便利的区位优势。区位特殊、交通便利,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通道,向东可联通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可直达中亚、西亚和欧洲,陆海空立体交通物流网加快建设,开通了俄罗斯、东南亚及天津港班列。宁夏与世界五大洲的43个国家62个地方政府缔结国际友城关系,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宁夏之窗”。宁夏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打造集综合保税区、外贸基地和特色园区于一体的开放平台,2023年开始实施“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引进近千家外资外贸企业在宁夏投资建厂,近十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3%。
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宁夏大力推进产业振兴,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位列全国第2,今年增速连续4个月位居全国第1,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打造了新型材料、现代化工2个2000亿、装备制造、数字信息、轻工纺织个3个千亿元产业,形成了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化工、轻工纺织等一批优势产业,规上企业总数达到1500多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工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54.9%,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6%,工业成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拥有丰厚的优惠政策。自治区先后出台工业稳增长“36条”“降成本30条”、财政支持“60条”等系列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构筑了政策“洼地”和投资“宝地”。电力负荷富裕、电网保障有力;税收金融优惠,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新办企业,除享受国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外,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三免三减半”。全区51所大中专院校,年培养专技人才超10万人,为企业投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