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媒体达人走进宁夏,探寻民族团结幸福密码
2024-09-06 08:37:36   
2024-09-06 08:37:36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白雪 文/图/视频)9月4日,记者跟随“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媒体达人探访行活动走进塞上江南——宁夏,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打造幸福社区,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幸福从社区食堂与便民服务空间开启

  走进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长城花园社区,一股温馨和谐的气息扑面而来。社区食堂里,饭菜飘香,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长城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管辖19个住宅小区,有居民楼220栋、8632户18326人。社区以红色引领、红色细胞、红色力量、红色资源、红色阵地“五红同创”为抓手,描绘社区治理新画卷。

微信图片_20240905210339.jpg

  社区食堂的设立,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就餐问题,更是社区关爱居民、服务居民的生动体现。为了满足不同居民的口味需求,社区食堂的菜品丰富多样,注重营养搭配。每天,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精心准备各种美味佳肴,让居民们吃得放心、吃得满意。

  除了社区食堂,长城花园社区的便民服务点、爱心公社也成为居民们生活中的一大亮点。在领世湖城小区打造718平方米集社区食堂、医养康养、日间照料为一体的日间照料中心,在银凤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实现以金凤“悦邻里”为民生服务品牌的360平方米的“邻里驿站”,引入爱心理发、爱心洗衣、职工之家、医养康养等惠民项目。这些便民服务空间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

微信图片_20240905210321.jpg

  长城花园社区以社区食堂和便民服务空间为载体,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社区定期组织各族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季度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加大家庭典型的宣传,提升“抱抱团”“爱老团”“医养康养”等13个志愿服务品牌,每月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实践活动。社区已培育社会组织21家、待孵化类社会组织2家,社会组织备案共计800余人。为居民提供专业、精细的惠民服务。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各族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在长城花园社区,各民族居民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微信图片_20240905210500.jpg

  传播民族团结的“贺兰力量”

  在贺兰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VR主题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稻渔空间”馆……各种720°线上全场景呈现的展馆深深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贺兰县于2022年1月6日正式成立了石榴云传播中心,石榴云传播中心积极探索全媒体融合之路,整合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多种传播渠道,构建起覆盖广泛、传播迅速、互动便捷的全媒体矩阵。贺兰县石榴云传播中心作为宁夏首个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媒体传播格局为主业的县级融媒体平台,坚持全覆盖宣传策略,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接地气的语言和方式讲述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

微信图片_20240905212533.jpg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网上家园,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这里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石榴云传播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魅力贺兰”APP开设“贺兰石榴云”专版及七个板块,其中石榴云展馆是我们依托民族团结打造的红色文化VR展馆,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VR主题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稻渔空间”馆、“宁夏水稻馆”、雷锋纪念馆等5个全区线上红色纪念馆;贺兰党史馆、非遗馆以及魅力贺兰馆等8个县级VR展馆。通过“魅力贺兰”APP推送,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进入场景,沉浸式、漫游式感受历史、感受自然、学习传统文化,有效提升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传统文化送到了群众身边。

微信图片_20240905213300.jpg

  同时,石榴云传播中心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传活动。策划了以“石榴花开十二月”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作品、天天有宣传,不断扩大网上网下的同心圆,将民族团结进步的好故事、好声音、好经验传入了千家万户。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推文1700余条,原创短视频、公益宣传片等230余条;制作长图海报“小石榴找工作”“月度工作回头看”“月月‘16’红 我们在一起”等共300余张。总点击量36.9万次。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宁夏日报等外宣平台点击量900万余次,生动展现了贺兰县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共育石嘴山民族繁花

  石嘴山位于宁夏最北端,提起它人们可能一瞬间想不起来这是哪里,但是提到5A级旅游景区沙湖、石炭井、黄渠桥羊羔肉、大武口凉皮、太西煤,却是无人不知。作为宁夏老工业基地,石嘴山市拥有独特的工业气质,这里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

  近年来,石嘴山市用工业文化资源做强文旅产业经济、盘活闲置工业遗产,扩充文旅产品供给,不断增强旅游发展后劲和活力……一幅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工业遗址新图景正在贺兰山下徐徐展开。

微信图片编辑_20240905222430.jpg

  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是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核心景点,前身为神华宁煤集团原大武口洗煤厂,该厂始建于1960年,2016年全面停产,占地面积428亩。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依托厂区工业遗存设施,在保留厂区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拟建设文化创意区、主题商业区、科普研学区、休闲娱乐区、主题纪念馆、餐饮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打造集观赏、休闲、研学、展示、娱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微信图片_20240905223341.jpg

  在遗址公园内,石嘴山市“石榴红”教育馆格外引人注目,它是石嘴山市建成的宁夏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总建筑面积205平方米。教育馆设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中华民俗文化两个功能展区,在这里,群众可以了解到石嘴山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感受各民族之间的深厚情谊。教育馆还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石榴红”教育馆不仅是一个教育基地,更是一个交流平台。各族人民在这里相聚,交流文化、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书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此外,制陶技术曾为石嘴山这块土地增添了耀眼的光彩,陶瓷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清代末年,制陶技术就在石嘴山进入萌芽阶段,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制陶技术在石嘴山初具规模,贺兰山东麓北端坐落着一家现代化的陶瓷国营企——石嘴山市瓷器厂。如今,石嘴山市热爱陶瓷艺术的青年才俊们自主投资,在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创立了贺兰山陶瓷艺术馆,用陶瓷艺术的形式,将石嘴山的陶瓷发展史及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呈现给了广大群众。

微信图片_20240905222208.jpg

  在陶瓷艺术馆内,人们可以欣赏到不同民族风格的陶瓷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创新。艺术馆坚持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相结合,融合非遗体验、研学探索、展览陈列、读书驿站、文化沙龙等,既聚焦陶瓷文创,又拓展文化生活,是一处开放、共享、互联的城市空间。

微信图片_20240905222150.jpg

  贺兰山陶瓷艺术馆先后推出“礼遇大武口”“石嘴山礼物”系列文创产品百余种,陶瓷艺术赋能文创产品,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地域文化形象品牌与影响力,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石嘴山创新与传统的融合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贺兰山脚下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微信图片_20240905222158.jpg

【编辑】:白雪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