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姚振国)近日,49名来自银川市兴庆区第四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学生在老师和专业游泳教练的引导下来到游泳馆,更换泳装、岸边热身、练习动作……这不是课外兴趣班,而是兴庆区为孩子们专门开设的游泳课。
游泳场馆里,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孩子们逐一下水,学习水中行走、滑行、憋气、换气、漂浮、站立等动作,岸边还有带队的体育老师,游泳馆的安全员全程提供安全监督和保护,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安排4到6名专业教练分组教学,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游泳馆的负责人何灵军毕业于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国家中级游泳教练员资质。
“我已经学会了蛙泳,希望今天教练能帮我再提高一下,还希望在后续的游泳课上能学会自由泳的技术。”学生杨子轩对学校开设的游泳课满怀期待。
“我其实是有点怕水的,也不会游泳,今天鼓起勇气来学习,对我来说既紧张又兴奋。”学生伏文佳说。
学校开设游泳课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不少家长也很好奇。学生伏文佳的妈妈专程跟队前来为自己的孩子加油鼓劲。“作为家长,我特别支持、感谢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既锻炼了身体,又多学了一项技能,特别好。”家长陈秀霞说。
“学校在四年级统一开展游泳教学,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全年级总计155名学生中有150名学生在家长的同意下报名参加,如此高的参与率,代表着家长的支持力度很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兴庆区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何翠玲告诉记者,学校精挑细选具有专业游泳培训资格的机构进行合作,将游泳课程纳入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计划,每节课两小时,分批次,每周安排一节课,一学期共计十五节课,以科学的课程安排和专业的课程教学,确保学生掌握游泳这项自救技能。
一个孩子关系一个家庭,更关系祖国的未来。让每一个孩子学会游泳,是兴庆区在防溺水教育教体融合、协同推进、疏堵结合、源头治理“兴庆模式”的积极探索,也是兴庆区对标落实银川市政府2024年确定的“十心实事”项目——在小学段开设游泳试点课程的扎实举措。
“兴庆区开展‘游泳项目进校园’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增强身体素质、有效防范校外溺水事故,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恐惧,培养勇敢、坚韧的心理品质。”据兴庆区教育局体卫艺办公室主任贾婉介绍,兴庆区从普及校园游泳知识、开展游泳技能培训、挖掘游泳竞技人才三方面有序推进“游泳项目进校园”。目前兴庆区四小、兴庆区六小湖滨校区已开设游泳试点课程,其余兴庆区属小学将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全面开展。(图片由兴庆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