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银川市公安局迅速部署启动“冬季行动”,全警动员、尽锐参战,以全年收官冲刺攻坚工作为牵引,充分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作用,一体推进“实事求是 精耕细作”专项活动,紧盯岁末年初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隐患和风险苗头,织密“三张网”,迅速启动冬季社会治安清查整治,不断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持续巩固平安稳定良好局面。
织密巡逻清查治理网 守护平安第一线
在西夏区怀远夜市,西夏区公安分局特警大队的民警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喊话,提醒游客注意保管个人财物,并在交通要道提醒驾驶者注意“一盔一带”,避免超载和疲劳驾驶。
在银川市第一幼儿园接孩子的家长唐某,看到频繁出现在校园周边的巡逻警车感到非常安心。连日来,银川公安围绕学校、医院、广场、集市、夜市等人员密集区域,采取“步行巡逻+车辆巡逻”结合“无人机巡逻”的多元化方式,实施不间断的巡逻清查,增强了巡防的密度和频次,形成了立体化的防控布局。紧密关注重点领域、关键部位、重点车辆、主要路段、特定时段以及人员密集场所,构建了一个涵盖点、线、面的全方位巡逻防控网络。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行业场所的安全保障水平及重点车辆管理效能,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加大对行业场所的安全检查与巡逻防控力度,并着重对“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实施源头治理,增强震慑效应与应急响应能力,为民众带来切实可见的安全感受。
自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结合辖区治安形势特点,科学划分巡区、巡线,坚持每日出动警力600余人次、车辆108辆次,全天候开展巡逻防控和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各类行业场所330家,整改问题隐患94个;同时,依托65套视频巡查预案、17个无人机巡逻小组,开展全天候视频巡查。
织密纠纷排查化解网 夯实平安强基础
日前,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逸馨苑社区的居民张先生对治保会表达了感谢,因其家中阳台漏水问题在治保会的调解下得以圆满解决。张先生曾怀疑楼上邻居李某私自改动阳台结构导致漏水,双方虽尝试维修但效果不佳,后向物业公司求助无果,最终求助于治保会。治保会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调解策略,成功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有效化解了矛盾。
银川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建设,充分激活治安保卫委员会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基层治保会在社会治安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动态环境下的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治安保卫员作为基层“义警”,为维护辖区治安环境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以来,银川公安以基层警务融入社会治理为导向,以社区网格为载体,全面推进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全市577个治安保卫委员会,成员3.5万余人,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广泛搜集研判社情民意和社会面矛盾纠纷信息,加大力度对重点区域、行业场所的排查及信息分析工作,密织社情民意信息“网”,下好灵通信息“先手棋”。截至目前,全市治保委员会共收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60余件,提供案件线索207条,协助查破行政案件82起,配合抓获在逃人员2起2人。
织密以宣促防思想网 筑牢平安防火墙
“盾牌的使用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像我这样双手抓住盾牌,身体下蹲。”近日,银川特警支队防爆处突二大队在火车站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突培训,大队长张祥现场示范教学盾牌、棍、叉等防暴器材的使用方法,并讲解了相关突发情况自救互救的技巧。
连日来,银川市特警支队联合多个分局,在汽车站、火车站、大型商业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对企事业单位安保人员进行了防范应对及自救互救的培训,提升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也提醒群众在遭遇类似突发事件时,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习自救互救方法。
“各位乡亲们,野外用火一定要注意,用煤取暖要注意通风,电器要人走断电。”在永宁县原隆村农贸市场,社区民警刘艳与治保会成员一起,向村民普及季节性安全防范知识,并发放新型诈骗防范安全手册。
此外,银川公安始终坚持“防范为主、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两条宣传渠道,通过“平安银川”新媒体矩阵发布相关警示教育信息,组织民辅警深入企事业单位、校园、村组社区等地,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不断深化“冬季行动”的宣传防范力度,拓宽其覆盖范围,有效提升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俊 图片由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