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跳、伸拍、弯腰、钩球……一套行云流水的羽毛球对打动作,让66岁的常金升发挥得异常精彩……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体育馆里,七八十位中老年人正在进行打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等健身活动,而像常金升这样的羽毛球高手更是比比皆是。
“干了大半辈子农活,现在很多人却说我像个退休干部,我有这么好的精神状态得益于镇上建起了体育馆,社区、村里处处都有健身器材,满足了我们广大农民的运动热情……”从球场下来放下球拍,常金升笑呵呵地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无论农活多累,闲暇时都要和村民打一场篮球,前几年土地被征收后,自己和老伴领着养老金,日子过得很自在。上了年纪打不动篮球就改打羽毛球了,每天的运动让自己身心很愉悦。随后,常金升将手指向球场一个正在扣球的男人说:“那是我们羽毛球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高秀方,今年55岁,经常带着我们参加羽毛球比赛、搞户外活动,大家的心态也越来越年轻了。”
此时,正是12月份的低温天气,田野里的薄雪还未化尽,但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体育馆里却因运动而热气腾腾。
“土地被征收后,大家不仅能领上一份养老金,有时打点临工,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聚在一起跳广场舞,现在天气冷了,我们从户外移到了馆内,跳完舞再打会儿羽毛球,好多人都说我比以前还年轻呢。”兴泾镇失地农民李菊香说起自己的运动收获,脸上满是笑容。
兴泾镇是40年前从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搬迁而来的移民乡镇,全镇辖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11076户26610人,流动人口1.5万人。近年来,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将195万元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运用到重点移民村(社区)体育场地“康乐角”项目中,使西夏区兴泾镇泾华村、民生社区、十里铺村、黄花村、兴盛村、泾河村、西干村、泾华园社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同阳新村,怀远路街道富宁村等地,项目建设既有笼式篮球场、铺设悬浮地板、安装座椅、健身器材、垃圾箱等运动设施,还给四周配套了高杆照明灯。截至目前,西夏区乡村“康乐角”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项目和村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项目实现全覆盖,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盲点基本消除,补齐了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满足了西夏区所有社区、乡村、农场数十万乡村人群休闲锻炼需求。
“以前在泾源县老家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打篮球,后来搬迁到兴泾镇住进了楼房,许多村民都感觉身体不舒服,经常感冒生病。2020年,社区建起了篮球场,还给小区里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现在,男人们打篮球、女人和孩子在健身器材上做运动,处处是欢声笑语、人人身体健康。”43岁的马银泉说,体育场地“康乐角”项目建成后,整个社区群众的精神面貌都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69岁的常莹每年冬天都要离开泾源县老家,到兴泾镇兴顺苑小区的儿子家过冬,每天午饭后,她都会到楼下的健身器材上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和邻居聊聊天,感冒明显比往年少了。
“兴泾镇体育场地‘康乐角’项目建成后,全镇共有4个足球场、3个标准排球场、8个标准篮球场,兴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体育馆可容纳百余人同时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等活动。”西夏区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西夏区健全的体育场所功能,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的锻炼、健身的需求,也让大家的运动技能有所提高。2024年,兴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队参加银川市2024年“蒙牛·丰收杯”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兴泾镇紫葡萄队取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参加银川市2024年农民丰收节活动,率领志愿者在拔河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组队参加西夏区职工羽毛球赛和2024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半程马拉松路跑双季赛(花季赛)等活动……还举办了西夏区第七届农民篮球争霸赛(村BA)暨兴泾镇农民运动会和兴泾镇羽毛球、乒乓球比赛,让各类运动比赛在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助力的“康乐角”项目中得以升华!(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