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张海莹 文/图)1月13日上午,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稳增长 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升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夏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成功利用盐碱水模拟海水环境,实现大黄鱼、青蟹、斑节对虾等“海鲜”的内陆养殖。2024年,宁夏“海鲜”产量达到1838吨,占西北地区总产量的42%,位居区域首位。这一成果标志着宁夏水产养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百姓餐桌增添了丰富的选择。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林栋介绍,宁夏水产养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体现了农业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成为宁夏加速推进“六特+N”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2024年,宁夏农业生产捷报频传,全区粮食总产量达385.9万吨,实现“二十一连丰”;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59.2万亩,肉蛋奶菜鱼等主要农产品供应量均稳步增长,重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高达98.5%,为保障百姓生活和区域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六特+N”特色产业成效显著。全区奶牛存栏87万头,年单产突破10吨;滩羊饲养量达1570万只,肉牛母牛存栏比例提升至48%。冷凉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5.5万亩,渔业面积保持在50万亩。自治区新增龙头企业30家,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73%以上。
在科技创新方面,宁夏持续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2024年建成66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遴选主导品种136个、主推技术100项。自主培育的“宁春4号”小麦、“宁粳43号”大米荣获全国粮油博览会“十大名优产品”称号,为“六特+N”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林栋表示,2025年,宁夏将继续聚焦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为重点任务之一。围绕核心种源、数字农业、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施26项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实现技术专利自有、产品自主可控。此外,宁夏将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技术创新,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确保达到98%。自治区还将优化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参与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坚实保障。2025年将力争全区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推动“六特+N”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