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全国两会宁夏声音】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奋进新时代,破解塞上江南的“青春密码”
2025-03-07 12:20:21   
2025-03-07 12:20:21    来源:宁夏新闻网

  春风掠过贺兰山的岩羊群,黄河水裹挟春潮奔向远方。在这片写满“塞上江南”传奇的土地上,宁夏代表团的审议声里,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宁夏方程式”。“东数西算”的机柜闪烁蓝光,贺兰山葡萄藤萌发新芽,激荡着对国家发展蓝图的热议,宁夏正以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姿态,书写着独具特色的时代答卷。

001.jpg

资料图片

  “东数西算”点燃新引擎,数字经济闪耀着春天的故事。站在国家工程的战略机遇期,宁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除思维定式。中卫市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打造全球首个“零碳数据中心”集群,吸引苹果、美图等国际企业入驻。正如全国人大代表詹文龙所言:“我们正以‘云天中卫’建设为抓手,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诞生的“东数西算”宁夏枢纽,重构了全国算力版图,更让“数字宁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宁夏建成机架数超13万架,年节能量相当于30个火电厂的排放量。在中卫市的数据中心园区,服务器阵列如同春日的麦浪般起伏,年轻人把数据中心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直播带网友在“云参观”数据中心惊叹:“闪烁的光点就像银河落进了沙漠”!这座“中国算力之都”的成长密码,既心怀“国之大者”,又勇当“行之实者”,让我们触手可及。

  生态优先绘就绿色画卷,贺兰山畔的生态奇迹焕发新生。面对贺兰山千疮百孔的历史伤痕,宁夏通过实施“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完成营造林120万亩、草原生态修复30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90万亩,采用“客土喷播+草方格固沙”技术,让石头缝里真的能长出绿洲!在石嘴山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0万千瓦,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生态模式。让“黑金”焕发“绿意”,将生态化的路径越走越宽,矿山复绿,山河毓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至理箴言在宁夏的有力实践,才现今日山河复绿。

  贺兰山下,美丽和幸福被源源不断“具象化”。时光荏苒,伤口疗愈,山体换新生。曾经的采矿沉陷区如今成了“生态画布”。一汪碧绿的湖在阳光照射下,沉静而耀眼,光伏板矩阵像蓝色的向日葵田,矩阵下种有耐旱的油葵,板间散养吃草的滩羊。“立体生态牧场”模式,进一步丰富业态载体,让废弃矿区变成了年产值超亿元的生态产业园。

  民生为本织就幸福底色,“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全国两会所关注的养老问题,如何让每一位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而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让72岁的老奶奶,每天清晨都在新增的智慧健身步道上晨练。改造的老旧小区,不仅装上了带人脸识别的单元门禁,还打造了全市首个“5分钟便民生活圈”。这如同春天里的一缕暖阳,照亮了养老事业前行的道路,让我们看到了从“养老”到“享老”的美好愿景。

  宁夏将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也是一项“青年传承工程”,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奔赴”,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每日脸上都弥漫着幸福的微笑。落实养老改革“任务单”,守护最美“夕阳红”,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

  站在黄河岸边眺望,宁夏的发展图景如一幅水墨长卷。东部的数字洪流奔涌向前,西部的生态绿洲生机盎然,城市的霓虹与乡村的星火交相辉映。宁夏的答卷写满奋斗者的足迹,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烙刻着“数字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宁夏篇章。

  步履铿锵赴征程,丹心一片为民生。在宁全国人大代表们以躬身听民声的赤诚,将黄河岸边的发展脉搏、贺兰山下的奋进热潮凝成议案建议,用脚丈量田野间的期待,以智破解转型中的难题。从“东数西算”的机房到葡萄架下的村落,从生态修复的矿坑到老城区的街巷。在奋进的新征程上,这支“民声代言人”队伍将继续以智慧为笔、以担当为墨,以“金点子”破难题、促发展,矢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黄金水)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邹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