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夏残疾人事业成绩斐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展望2025年,一幅共谱新篇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
2024年回顾:成绩亮点频现
2024年,宁夏在残疾人就业、培训、康复服务、补贴保障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53名残疾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率达100%,并列全国第一;新增残疾人就业426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36.7%,完成率全国第七。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7467名残疾人接受培训,完成年度任务的373.4%,培训完成率位居全国第一。
基本康复服务也毫不逊色,7.2万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服务率全国第四;1.9万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适配率全国第七;3890名0—6岁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救助完成率居全国第五。为4294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十四五”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完成率居全国第六。
不仅如此,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380元和1560元,标准在西北地区独占鳌头。还有11.4万名残疾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宁夏成为全国6个省级层面实施这一政策的省份之一。
教育厅、民政厅与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也积极发力,教育厅推进“康教融合”工作,打通诸多关键环节,让10家康复机构获准招生,283名残疾儿童少年得到救助;民政厅、卫生健康委开展“精康融合”行动,使得3.7万名残疾人接受服务、回归社会。哪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自治区财政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不减,2024年安排资金1.43亿元,2025年预算更是增加至1.74亿元,7年来年均增长12.3%。
2025年展望:共绘美好未来
踏入2025年,宁夏残疾人事业将迈向新的征程,开启更多新举措。在无障碍改造方面,计划完成3000户以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并且加大智能辅具在项目实施中的推广使用。产业发展上,将打造50个以上自治区级农村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地。
就业工作也有明确目标,推动落实党政机关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规定,力促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0%以上;通过推行“直播带岗+云面试”等新型招聘模式,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以上,还将建立就业辅导员制度,确保应届残疾人大学毕业生100%就业;实施“千名手工艺师”培养计划,为全国大赛蓄力。
康复服务方面,力争基本康复服务率、辅助器具适配率领跑全国,启动实施老年人、罕见病等惠残康复项目,推动孤独症、脑瘫等患者康复治疗实行日间病房医保结算。
教育上,完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措施,规范送教上门工作,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以上;同时全力实施7到17岁残疾儿童少年康教融合项目,实现服务全覆盖。
另外,推动五市建成精神障碍患者托养机构,在各县(区)积极创建农村残疾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地、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打造助残积分超市,培树优秀残疾人代表,高质量完成各项重要试点任务。
可以说,宁夏正守正创新、精耕细作,一步一个脚印地续写着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宁夏新闻网记者 宋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