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倪金凤 文/图)“目前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时间,这些天订单特别多。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就开始采摘,一般到中午客户都会开车运走。”3月16日,种植户毛秀仙一边跟记者聊天一边动作娴熟地摘着草莓。
据毛秀仙讲,她种植的这些草莓是去年8月植的苗,品种有红颜、奶油及巧克力草莓等,目前陆续成熟上市。除了基地自己采摘销往周边市场之外,也有不少市民游客现场采摘,产品很受大家欢迎。她今年共承包种植了16棚草莓,按目前市场行情来看,预计年营收将超过40万元。
毛秀仙的草莓种植基地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兴街道兴民村,也是大武口区的特色果蔬产业种植基地之一。
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节点临近,大武口区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通过产业升级、机制创新、民生保障等系统性工程,构建起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大武口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将产业振兴作为核心引擎,在食用菌、优质果蔬、预制菜、高端水产四大领域,打造全链条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联营机制,创新保底分红、入股参股等利益联结方式,3000余农户实现产业增值共享。其中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创造长期岗位230个,以“三个零”“八大庄”为核心的优质果蔬基地吸纳就业150人,德希恩螺旋藻基地、枣香村“鱼菜共生”等水产项目带动200人就业,预制菜产业新增岗位50个。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特别设立产业收益优先分配机制,监测户、低保户户均年分红稳定在1000元以上。
同时,大武口区实施“一村一策”差异化发展策略,对12个行政村分类制定增收目标,建立村集体收入与村干部绩效双挂钩激励机制。通过精准对接区内外用工需求,开发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200个,推广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就业150人,同步探索庭院经济、“光伏+产业”等新型增收路径,年内计划扶持庭院经济200户,打造光伏产业示范户50户。与此同时,创新产业托管托养模式,在食用菌种植、肉羊“出户入园”等领域推广适种适养项目300户,扩大小额信贷覆盖面,为农民增收注入多元动能。
随着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效应凸显。累计带动超600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突破3500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接近7%,乡村振兴动能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