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闫文丽)3月21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域深化拓展‘四水四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区农业取水量56.86亿立方米,较10年前减少6.27亿立方米,农业灌溉面积1079万亩,较10年前增加260.89万亩,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
2024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36.3万亩,水稻亩均灌水定额较传统水稻种植下降200立方米,减少了20%,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515立方米,较上年减少9立方米,实现农业节水与粮食稳产丰产协同发展;聚焦整省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以土地平整、节水灌溉工程、渠道管网建设等为重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全年累计投资资金31.4亿元,较上年增加2.3亿元,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02.4万亩,统筹治理改良盐碱耕地20万亩,高标准农田规模达1101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7%,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累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645万亩,占农业灌溉面积的6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2020年提高6.5%。平罗县、利通区等灌区节约农业用水量3000多万方,为工业项目提供水源保障,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制定《高效节水农业自动化信息化工程建设技术导则》,协同推进灌区骨干与田间灌排工程建设,建立自治区“互联网+高效节水农业”管理服务平台,拧紧农业用水“水龙头”,实现灌区管理“数字化”、水肥滴灌“智能化”、灌溉服务“便捷化”,推动农业“三省两提两增”成效显著,较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实施前,可省水30%,省肥20%—30%,节省劳动力80%以上,机械作业效率提高20%,耕地利用率提高10%,亩均增产15%,亩均节本增收500元以上。
今年,我区将探索更多适合本地特色的节水灌溉模式和技术,构建稳定的农田供水和滴灌水肥精准施用系统,实现配水施肥管理“按方计量”,让每一滴灌溉水都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