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从军人到“土壤医生”——杨国清的微生物创业路
2025-03-25 19:33:43   
2025-03-25 19:33:43    来源:宁夏新闻网

  初春时节,在宁夏贺兰县暖泉农场三队的农田里,村民蒋灵凡说:“这里原来是一片盐碱地,通过这几年的改良,去年种玉米亩产达到900公斤,多亏了‘兵专家’杨国清。”

  杨国清,1956年出生,1974年12月参军,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在部队服役期间,他从事了近30年的汽车驾驶、维修及管理工作。转业至地方后,他被银川市一家大型汽车销售公司聘为副总经理。他热爱汽车,深谙其道,工作得心应手,每月收入颇为可观。在别人眼中,他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的典范,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二次就业的楷模。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微信图片_20250325154351.jpg

  “兵专家”的跨界远征

  2005年,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杨国清对农业微生物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国外在种植豆科作物时,通过接种根瘤菌即可替代氮肥,而国内仍在沿用氮肥。“大豆播种时,将根瘤菌剂与种子浸合,生长过程中就不用再施氮肥了。这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减少了土地污染。”由于国内在根瘤菌剂的研发和生产方面相对落后,进口产品价格高昂,杨国清从中洞察到了商机。

  说干就干。在朋友的帮助下,杨国清投入到根瘤菌剂的研发中。面对全新的领域,他感到了挑战与压力。为攻克难关,他开始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农业研讨会和培训班,频繁地向农科院的专家求教。渐渐地,他逐步掌握了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内心的压力也逐渐转化为前行的动力。

  在深入了解到根瘤菌剂在国内的研发生产情况后,杨国清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拿出自己的退役金和多年积攒下的收入,在银川市兴庆区租了1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成立了研发室。第一批产品生产出来后,农民不了解,没有市场。他就给附近的农民免费使用,但依旧没有人相信,还有人说他是骗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找到一位农民朋友先在自家地里试种。几个月过去,发现接种根瘤菌剂的大豆比施用氮肥的大豆长得更好。随着大家的口口相传,产品逐渐被接受和认可。

  2006年12月,杨国清成立了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农业微生物产品研发和生产。这一年他50岁,转向人生“第二战场”。

微信图片_20250325154410.jpg

  创业艰难百战多

  2008年的冬天,气温骤降至零下20度以下。创业初期的生产车间内缺乏暖气,员工们的手脚都生了冻疮。除夕夜,杨国清仍在车间里为等待一批产品出菌而忙碌。当妻子打来电话催促他回家吃饭时,这位曾经的军人不禁潸然泪下:“为什么要吃这么多苦?”但他转念一想,“比起曾在部队摸爬滚打的岁月,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正是这份军人的坚毅,支撑着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农业微生物领域的一个个技术难关。

  让杨国清如此执着坚守的,是一项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技术突破。他们研发的根瘤菌剂完美解决了大豆种植中的施肥难题——土壤中的根瘤菌进入大豆根部,形成根瘤,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天然氮肥,供寄主作物吸收利用,从而替代化学氮肥。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在种植大豆时仍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板结、根瘤菌数量减少、农作物品质下降。接种根瘤菌剂,便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如今,他们的产品不仅在本土市场站稳脚跟,更远销内蒙古、黑龙江等大豆主产区。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2012年,杨国清在银川市西夏区流转100多亩土地,通过“宁科贷”贷款1000万元,扩建厂房、升级改造设备、规划试验田,建起五丰产业园。同时,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制造微生物系列产品,有效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深耕农业微生物领域的过程中,杨国清敏锐地发现,盐碱地是制约西北农业发展的关键难题。盐碱地的治理向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公司研发的“碱抗、出苗保、微生物有机液体肥、叶面保”等抗盐碱菌剂系列产品,能够全面提升作物从根部到叶片的耐盐碱性,还能将盐碱地改良为优质农田,开辟了一条低成本治理盐碱地的新途径。

  目前,公司不仅研发大豆、花生、苜蓿等根瘤菌剂产品,还逐步推出针对盐碱地改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等产品,并得到国内十余家农业微生物企业的技术支持。2023年,公司研发部门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250325155106.jpg

  从盐碱地到“绿洲实验室”

  今年69岁的杨国清,在本该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每天背着双肩包上下班,随时随地拿出电脑学习新知识。他经常穿着那身旧军装,为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培训授课,分享个人的创业经历和人生感悟。

  为了推广农业微生物产品,带动更多退役军人就业,杨国清提出以农业微生物产品为核心,以农牧有机废弃物为资源,以智能化大数据为纽带,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乡丰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生态和谐种养”,助力乡村振兴。

  28载军旅人生,保家卫国,奉献了青春年华。20余年创业路,立足农业战线保护耕地安全,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拼搏奋斗。杨国清的创业路虽然艰辛,但他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他始终坚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宁夏新闻网记者 张玉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玉婷
【责任编辑】:任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