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金文阳 文/图)“以前送餐高峰期在门卫处登记,一等就是两三分钟,急得直跺脚。现在好了,‘滴’一声就能进,一天省下的时间能多送好几单!”4月22日,在银川市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江南赋珑玺湾小区,外卖骑手小张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友好小区通行码’,难掩兴奋之情。
这得益于贺兰山中路街道以落实《金凤区2025年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满意物业”协同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寻路难”等痛点问题,创新推出的系列暖心服务举措。街道通过“数字赋能+科学引导”双轮驱动,不仅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在江南赋珑玺湾小区东门,外卖员、快递员正有序扫码进出。物业经理告诉记者,自启用“友好小区通行码”后,新就业群体首次扫码登记后,后续即可“刷脸”通行。这一举措将平均通行时间从2—3分钟压缩至3秒,效率提升了近10倍。更暖心的是,针对距离入口较远的楼栋,物业将业主捐赠的闲置自行车改造成“共享配送车”,骑手可自助取用,末端配送时效显著提升。
而在阅海万家E区,每个道路分岔口新设的楼栋引导柱都格外醒目。物业经理姜燕现场演示了手机扫码查看电子平面图的功能:“今年4月,我们制作了电子版园区平面图,以二维码形式张贴在各通道口,并在分岔口安装引导柱。通过‘宣传引导—流程优化—设施迭代’的服务闭环,外卖员平均寻楼时间从5分钟缩短到1分钟,配送效率大幅提升。”
除了优化通行流程,贺兰山中路街道还协同物业企业共建了标准化“骑手暖心驿站”。驿站内配备了充电插座、饮水机、急救包等设施,提供免费WiFi和报刊,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一个温馨的休憩场所。“送完餐没单的时候,来驿站充个电、歇歇脚,感觉特别温馨。”一名外卖骑手边喝水边点赞。
贺兰山中路街道办事处物业站站长韩飞表示,街道正逐步建立社区、物业、新就业群体三方协同治理机制,以“满意物业”协同治理推动双向融入。未来,将拓展“访客码”应用场景,深化“友好小区”创建,联合行业主管部门、物业协会等,为新就业群体打造更便捷、温暖、包容的城市港湾,形成可推广的“贺中样本”。
随着“满意物业”行动的深入推进,贺兰山中路街道的新就业群体正感受着城市回馈的温暖与关怀。这些暖心举措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尊重和归属感,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如今,在贺兰山中路街道,一幅“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