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张海莹)“过去办理慢特病认定要往返两地开证明,现在手机点一点就搞定!”日前,居住在银川的李阿姨展示着手机上的办理界面。近年来,宁夏盐池县聚焦群众关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以服务下沉为抓手,全面推进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认定工作提质扩面,线上开通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认定申请渠道,更好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针对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办理门诊慢特病认定“往返奔波”等痛点,盐池县医保部门积极推进全流程网办,申请人可通过“我的宁夏”医保专区,根据提示依次上传身份证、病历资料等电子材料,实现全程网办“零见面”。审核通过后,认定结果直接同步至参保地医保系统,异地患者无需返回原籍办理任何手续,即可在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同时,线上平台实时更新办理进度,能够随时查看认定申请结果,确保群众“申请放心、等待省心”。
盐池县以“减材料、压时限、增便利”为目标,对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认定流程全面优化,取消非必要证明,将基础材料压缩至身份证、病历资料、诊断证明等核心要件。参保人员到认定医院申请认定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若申请材料提供齐全,待遇审批实现“即来即办、当天办结”。将“两病”待遇认定权限下沉至8个乡镇卫生院和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群众只需携带身份证、病历资料等基础材料,即可在当地卫生院实现“家门口办、一站式办”。
在保障便民服务的同时,盐池县还织密医保基金安全红线。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筛查异常诊疗行为,对超量开药、重复检查等违规行为自动预警。各认定机构组建专家评审小组,严格按照病种目录及认定标准开展联合评审,杜绝“人情认定”和“虚假办理”。对县域内认定机构门诊慢特病待遇资格办理情况实施定期检查、集中检查和随机督查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有效维护医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