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兆莲)在宁夏农垦前进农场万亩生态养殖基地,一幅“水上春耕图”正徐徐展开:10万余尾鳙鱼、草鱼苗欢跃入水,7500斤扣蟹苗跨越千里从江苏“安家”西北,50余万只小龙虾、南美白对虾苗在技术人员精准调控下投放入塘……作为宁夏现代农业转型的标杆,前进农场以“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全链发展”为引领,预计中秋前后将迎来特色水产品丰收季,为西北地区水产供给注入新活力。
前进农场充分依托丰富的生态大水域资源,创新构建“以鱼养水、以水养鱼”循环系统,以鱼养水筑屏障。今年投放的鲢鱼、草鱼等“生态卫士”单尾规格均在1斤以上,较常规标准提升30%。通过三年科学调控,湖区氮磷钾含量将下降20%,渔业产量同步增长,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同时,依托“耐盐碱驯化”技术,前进农场将江苏优质蟹苗的盐碱水适应力提升10%,规模化成活率达90%。千亩蟹塘融合江南经验与西北水土特性,预计中秋产出20吨高品质大闸蟹,填补宁夏河蟹规模化养殖空白,昔日的盐碱滩涂如今蜕变为富民“黄金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前进农场百亩虾塘还首创“藻层净水、中层养虾”模式,通过培育伊乐藻来净化水质,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该技术使尾水处理成本降10%,饲养成本降20%,虾体饱满度显著提升,首批“藻育小龙虾”将于8月上市,成为绿色养殖新名片。(图片由宁夏农垦前进农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