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宁夏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正式开放
2025-05-18 22:05:21   
2025-05-18 22:05:21    来源:宁夏新闻网

 

  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黄河宁夏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在万众期待中揭幕。这座总投资1.26亿元、历时近4年建设的文化地标,以丰富的馆藏和沉浸式展陈,向世界生动讲述黄河灌溉文明的千年传奇。  

WX20250518-165140@2x.png


  千年遗产“活”起来:从三叶虫化石到汉代陶水管

  走进宽敞明亮的序厅,一幅黄河奔涌的巨幅浮雕瞬间将观众带入雄浑的水利史诗。展柜内,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与1500万年前的板齿象化石静静陈列,而秦代陶水管、汉代五角形陶水管等珍贵文物,则诉说着古人“引黄润土”的智慧。“这些展品是真正的历史‘活档案’。”宁夏水利博物馆馆长陆超指着明代渠首石狮子介绍,中心220余件实物、2000余份文献构建起纵贯2000年的灌溉文明长廊。  

WX20250518-165231@2x.png


  设计暗藏“黄河密码”:空中俯瞰如绿洲画卷

  从无人机视角俯瞰,展示中心流线型建筑宛如黄河冲出峡谷、滋养平原的微缩景观。设计师巧妙融合“山、水、田”元素,与宁夏“一河三山”生态布局呼应。在“灌区千秋”展厅,互动沙盘前围满观众,指尖轻触便能点亮古代渠系网络;76岁的银川市民吴非文抚摸着老式离心泵哽咽道:“这就是当年浇灌咱庄稼的‘铁牛’啊!喝了一辈子黄河水,今天才算读懂它的故事。”  

WX20250518-165312@2x.png


  立法保护开先河: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生

  作为全国首个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立法的省区,宁夏通过《保护条例》和专项规划,将2017年入选世遗的引黄古灌区守护为“活态遗产”。中国水利博物馆副馆长俞勇强评价:“这里既是中华治水智慧的‘基因库’,更是国际灌溉文明对话的‘会客厅’。”据悉,开放首日即吸引3000余名游客,其中研学团队占比超四成,这座“黄河文化新地标”正成为跨世代传承的文明纽带。(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泠然  文/图/视频)

【编辑】:杨泠然
【责任编辑】:张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