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闫文丽 文/图)记者从5月19日召开的联合开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投入品及产品质量安全检查行动推进会上获悉,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公安厅、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关于联合开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投入品及产品质量安全检查行动工作方案》正式落地。根据方案,2025年5月至8月,四部门将针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开展专项检查,重点覆盖苗木质量安全、种植及生产加工环节投入品使用、市场流通规范、商标及地理标志标识合规性等关键环节,全面筑牢产业质量安全防线。
此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排查、掌握产区酿酒葡萄育苗和种植企业投入品使用状况,确保投入品安全、合规使用;全面把控产区葡萄酒生产加工环节质量,严格规范生产流程;对产区部分企业及电商平台销售的葡萄酒产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严格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杜绝违规现象;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价格恶意竞争、商标侵权和地理标志冒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葡萄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市场竞争力。
作为我国葡萄酒产业核心产区,贺兰山东麓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也是国家级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区。截至2024年,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60.6万亩,占全国近40%;葡萄酒年产量1.4亿瓶,占国产酒庄酒总量的50%,规模居全国首位。然而,随着产业扩张及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区暴露出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生产卫生不达标、地理标志滥用等问题。此次检查将通过标准制定、智慧溯源、市场整顿等举措,实现“产区品牌与企业品牌双提升”。
根据部署,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全区121家获证葡萄酒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排查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行为,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考。自治区市场监管厅二级巡视员贾东晖透露,近期将启动地理标志专项保护行动,严打伪造、冒用标志等违法行为,对违规企业限期整改或依法处罚。此外,农业农村部门将联合基层力量,对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及农资店进行“拉网式排查”,严管投入品源头、严控生产过程、严查质量风险,并推动种植基地纳入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技管”替代“人管”。
推进会上,银川市、吴忠市等地监管部门及酒庄代表汇报了阶段性进展。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吴忠市农业农村局分别聚焦质量安全监管和地理标志保护、强化品牌培育与产区保护介绍了工作情况;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则分别从种植加工管控、标志保护等角度提出细化措施。志辉源石、西鸽等酒庄重点介绍了全程品控体系、追溯系统建设等实践经验。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行动不仅是对产业短板的精准施策,更是对“贺兰山东麓”品牌价值的战略性捍卫,随着全链条监管的深入推进,宁夏葡萄酒产业或将在全球市场中进一步释放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