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今日网闻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党员干部要带头过紧日子
2025-05-20 08:54:21   
2025-05-20 08:54:21    来源:宁夏新闻网

  近日,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党中央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作了修订,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用党和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

  树立敢于过“紧日子”的思想。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过“紧日子”、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带头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变;要切实树立“节”的意识、“紧”的思想,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本级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7.9%,节省资金用于增强地方民生财力保障,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兜牢兜实了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底线。用“紧日子”换取“好日子”,用“三公”经费的“减法”助力民生福祉的“加法”,朴素的辩证法,彰显出深沉的为民情怀。

88.jpg

  锻造甘于过“紧日子”的意志。坚持过“紧日子”,量入为出是前提,改进作风是保障。从坚决严控新建楼堂馆所到严禁铺张浪费、不得搞形象工程,再到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一系列底线、红线要求,绷紧了党政机关的作风之弦。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到节用裕民,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正如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所言,“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过紧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对基本民生支出需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把过紧日子省下来的钱,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社会民生领域,用在百姓身上,让百姓、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练就善于过“紧日子”的本领。坚持过“紧日子”,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政策效能的重要体现。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对财政收入增长形成制约,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从财政支出项目看,从基本民生到乡村振兴,从科技攻关到生态环保,各领域对财政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只有加强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才能确保有限财政资源更好服务于国家治理。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杜绝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更要建章立制,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和要求贯穿于财政治理的全过程,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只有将过紧日子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才能把“紧日子”过成“好日子”。(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王鸿滨)

【编辑】:任岚
【责任编辑】:杨丽